尚志三[公元1919年-1947年] 河南平顶山市鲁山人物 尚志三,原名志。河南鲁山人。出生于一个富有田产的家庭。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5月,在山东曹县焦楼村遭土匪伏击,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尚志三,又名尚志,1919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鲁山县城北辛庄一个富有家庭。他是一位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奉献了宝贵生命,其光辉事迹激励着无数后人。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 少年求学与爱国思想萌生 尚志三的父亲尚振中精明能干,在粮店谋事多年,一心希望儿子承家继业、光宗耀祖。因此,尚志三不满7岁时,就开始读《三字经》《百家姓》,后进入城内县立小学和鲁阳中学念书。 进入中学后,尚志三与一位爱国爱民的教师交往密切,课余常听教师讲述张仪、苏秦的故事以及汉高祖的《大风歌》和岳飞、文天祥忠心报国的事迹。这些故事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让他心中埋下了报国的种子。北平学生一二·九爱国运动的影响波及该校后,尚志三心灵里燃起了爱国御侮的思想火花,抗日救国的愿望愈发强烈。 ### 奔赴延安与投身抗日救亡 1931年元月,尚志三抱着抗日救国的愿望,冲破家庭羁绊,经人介绍赴陕北“抗大”学习。在“抗大”,他接受了系统的革命理论教育和军事训练,进一步坚定了革命信念,明确了奋斗方向。 1939年1月,尚志三从“抗大”毕业,被派回鲁山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回到家乡后,他积极协助中共鲁山地下党组织领导人王象乾开展工作,协助举办抗日救护训练班和八德民校,向群众宣传抗日思想,培养抗日骨干,为鲁山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奠定了基础。同年2月,尚志三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此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中。 5月,尚志三向党组织要求到前线去,希望能在战场上直接抗击日军。尽管父亲以年老多病为由好言劝阻,甚至草草为他安排了与开封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生郭惠英的婚事,试图拖住他,但尚志三深知国难当头,忠孝难以两全,婚后几日,他便接到上级党组织调他去新四军的通知,毅然告别妻子和父母,踏上了前线征程。 ### 前线抗战与英勇战斗经历 尚志三先是经组织安排到新四军竹沟留守处教导队学习,进一步提升军事素养和战斗技能。12月,他被分配到新四军五师六团任连指导员。在战场上,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总是冲在战斗最前线,带领战士们与日军英勇拼杀,因其出色表现,不久后被提升为营教导员。 1942年,尚志三在对日作战中身负重伤,后转地方治愈。伤愈后,他继续投身革命,担任政治协理员,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冲锋陷阵,但仍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政治工作,激励战士们的战斗意志。 1943年,为开展敌后抗日斗争,在李先念的领导下,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成立,尚志三任支队副政治委员,兼任中共石公华中心县委委员。他与支队长杨震东及政委张泽生等人一起,带领支队向湘南和江南敌后发展,在洞庭湖畔和湖南华容与湖北石首交界处,开辟了桃花山抗日根据地。 在险恶的环境中,尚志三不畏强敌,领导支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他们多次粉碎敌人的“扫荡”,并利用有利时机主动出击,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使桃花山根据地如同一把利剑,拦腰截断了敌人控制的长江要道,直接威胁着湘鄂边区日军的各个据点,为敌后抗日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4月,中共江南中心县委成立,尚志三任县委委员,继续领导当地的抗日斗争和党的建设工作。7月,他调任新四军江汉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负责军区的组织建设等相关工作,为加强军区的组织力量、提升部队战斗力付出了努力。 ### 转战多地与坚守革命信念 1946年4月,尚志三奉中原军区之命,化装秘密通过敌占区,到达晋冀鲁豫军区工作。临行时,他与已经几个月没有见面且即将临产的妻子黄贞远相会。尚志三告诉妻子,如生男孩取名“战生”,如生女孩取名“玉兰”,并叮嘱妻子要永远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随后便匆匆踏上新的征程。 到达晋冀鲁豫军区后,尚志三任第五军分区组织部部长,不久后,任中共东(明)垣(长垣)县委书记兼东垣支队(黄河支队)政治委员。东垣横跨河南、山东两省,当时虽已解放,但社会政治状况极为复杂,国民党残余势力勾结土匪、恶霸,采取突然袭击和投毒、放火、暗杀等手段,向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疯狂反扑。 面对严峻形势,尚志三毫不畏惧,他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组织建立地方人民武装,开展“剿匪反霸”运动和“支前”活动。他带领部队和群众与敌人展开激烈斗争,严厉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稳定了当地局势,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 壮烈牺牲与精神长存 1947年9月,尚志三给离别八年的父母写了一封信。此时,他以为早已改嫁的原配夫人郭惠英,其实一直在忠贞不渝地等待着他。郭惠英得知消息后,辗转开封、兰考,于山东曹县找到了尚志三。尚志三将别后的情况和与黄贞远结合的事告诉了郭惠英,内心充满了愧疚。 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翌日,尚志三去焦楼村检查支前工作,途中突遭土匪伏击。面对敌人的袭击,他毫不畏惧,带领战士们奋起抵抗,最终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郭惠英悲痛欲绝,她万万没想到等待八年,换来的却是与丈夫的永诀。而尚志三的妻子黄贞远,一直盼望着革命成功后能与丈夫团聚,却不知丈夫已牺牲。直到1954年,她才得到丈夫牺牲的消息,且众说纷纭,不知详情,直到1986年,她们母女才从中共鲁山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得知尚志三牺牲的真实情况。 尚志三烈士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他从一个怀揣爱国情怀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论是在抗日战场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都始终坚守革命信念,不畏强敌,英勇斗争。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鲁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无数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