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李希颜

明代儒学家

李希颜[明][明代儒学家] 河南平顶山市郏县人物
李希颜,字愚庵,河南郏县人,生平不详,明朝儒学家,他性格严峻,品行修养高,博览群书。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因人推荐,亲自书写了书信,把李希颜召进宫殿,选定他做王子们的教师。这些王子就是后来被皇帝分封的十位藩王。累授左春坊赞善大夫。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后,李希颜归隐,怀信守度,孤介寡合,卒忍茕以死,葬于塔亭乡,平生著述谏草诗文散逸,所及见者《大学中庸心法》二卷。正德七年(1512年),王尚絅为李希颜搆墓建祠,祀为乡贤,树碑而表之。
李希颜,字愚庵,河南郏县人,是明代著名的儒学家。他性格严峻,品行高洁,博览群书,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和高尚的道德风范,在明初的文化教育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 隐居求学,学问深厚
李希颜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具体生卒年不详。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社会动荡不安,李希颜选择隐居于郏县北山,潜心钻研学问。他以伊洛之学为宗,深入研习儒家经典及历代学术著作,逐渐形成了自己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学术见解。

在隐居期间,李希颜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从游者甚众,他也乐于传授知识,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在当地逐渐积累了较高的声誉,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儒学大家。他的学问不仅体现在对儒家经典的精通上,还在于他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和生活中,以儒家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和学生,培养出了一批品行端正、学识渊博的学生。

### 应召入宫,执教皇子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非常重视皇子们的教育,称帝第二年便在皇宫修建大本堂,从全国取来古今图书充塞其中,延请天下名儒到里面当皇子们的老师。听闻李希颜博览群书、学问深厚且执教严厉,朱元璋便亲自书写诏书,派人飞骑传达手谕,邀请李希颜赴南京,担任皇子们的师傅。

李希颜接到诏书后,出于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对朝廷的忠诚,决定出山入宫。他来到南京,进入大本堂,开始了他作为皇子之师的生涯。在他眼中,学生就是学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秉持着有教无类的理念,按照民间的教学方式,手拿戒尺,严厉督导皇子们的功课。

李希颜主要向皇子们讲授尧舜禹商汤等古代圣君行大仁、仗大义的道理与事迹,旨在培养皇子们的品德和治国理政的素养。然而,皇子们身为凤子龙孙,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难以适应这种严格的学习方式,上课期间经常开小差。李希颜毫不含糊,对于不服教诲或不认真学习的皇子,轻则严加痛斥,重则当众惩罚,经常用笔管打他们的脑门。

### 严教获敬,累迁官职
李希颜的严厉教育方式,虽然有助于皇子们学习知识和培养品德,但也引发了一些小插曲。朱元璋格外在意儿子们的教育情况,每天下学后都要把皇子们叫到跟前考较学习情况。有一次,他发现有的皇子额头上有红肿,得知是被李希颜体罚所致,登时大怒,叫嚷着要惩罚李希颜。

马皇后在旁边劝解道:“乌有以圣人之道训吾子,顾怒之耶?”意思是哪有以圣人之道教育你的儿子,你反而对人家发怒的呢?朱元璋听后,深以为然,意识到李希颜是出于对皇子们的负责,才会如此严厉施教。此后,朱元璋不仅没有惩罚李希颜,反而对他更加尊敬,将皇子的教育完全托付给了他。

由于李希颜教学有方,在他的悉心教导下,皇子们的学业进步很快。朱元璋为了奖励他的严教之功,特意下旨升李希颜为左春坊右赞善,让他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育才能,继续为皇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李希颜在左春坊右赞善任上,依然秉持着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明朝皇室培养了一批有学识、有素养的皇子。

### 皇子就藩,归隐故里
随着皇子们逐渐长大,他们陆续被封为藩王,前往各自的封地就藩。李希颜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作为皇子之师的使命,于是向朝廷告辞,决定回乡归隐,继续过他的隐居生活。朱元璋对他的决定表示理解,并给予了他一定的赏赐和礼遇。

回到郏县后,李希颜重新过上了宁静的生活。他不仗着曾经担任皇子之师的功劳以求封荫庇子,而是低调行事,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尽显品行之高洁。每当闾里有宴集活动时,他常著绯袍戴笠前往。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打扮,他笑曰:“笠本质,绯,君赐也。”表明自己虽然穿着皇帝赏赐的绯袍,但依然不忘本质,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的心态。

### 晚年生活,著书立说
归隐后的李希颜,虽然远离了宫廷的繁华,但并未停止对学术的追求。他居住在简陋的居所中,时常饮酒自放,以抒发自己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悟。州郡屡聘他课士,希望他能够出来传授学问,但他都婉言拒绝,选择坚守自己的隐居生活,享受那份宁静与自在。

在此期间,李希颜将自己多年来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心得进行整理和总结,著成《大学中庸心法》二卷。该书体现了他对《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蕴含着他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教育理念,对后世研究儒家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除了这部著作外,他平生的著述、谏草、诗文等大多散逸,未能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李希颜晚年怀信守度,孤介寡合,最终在茕茕孑立中离世,葬于郏县塔亭乡。他去世后,官司罔恤,二子流落宛邓(南阳)之间,其墓也逐渐荒芜,被民田所淹没,仅剩下茔圹而已。

### 后世纪念,彰显贤名
时光流转,到了正德七年(1512年),王尚絅归自山西,途经李希颜墓,见其墓地荒芜,为之怆然。王尚絅深知李希颜的学识和品德,认为这样一位贤能之士的墓地不应如此凄凉,于是与邑中耆民商议,赎回了被淹没的墓地原址。随后,他集义社之力,营建祠堂三楹,置左右厢,还积石环冢,树立碑刻,以表其贤,将李希颜祀为乡贤,让后人得以缅怀和纪念这位明代大儒。

李希颜作为明代的儒学家和皇子之师,以其严峻的教学风格、高洁的品德修养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明初的皇室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皇子们,也为后世的教育者提供了借鉴。他的著作《大学中庸心法》,更是他学术思想的结晶,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虽然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长河中记载有限,但他的贤名却通过当地的纪念活动和相关史籍记载,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了郏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2 11:25
上一篇:祁建华下一篇:王尚
秦国名将
唐朝第二位皇帝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山西省委原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国务院总理
脱口秀演员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新桂系”领袖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明清小说四大家
明朝开国功臣
明朝开国皇帝
明朝官员
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明初道士
明朝开国六王,名将,中国古代十大勇将
泗阳人物
明朝第三位皇帝
孝勇双全
明朝第二位皇帝
西汉开国智囊
东汉开国元勋
速成识字法创始人
明代儒学家
著名学者、诗人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十七史百将传,唐朝宰相
唐朝宰相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