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冯异

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

冯异

冯异[汉][?-34年,十七史百将传,东汉云台二十八将]+像 河南平顶山市宝丰人物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
冯异原为新朝颍川郡掾,后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大破赤眉、平定关中。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刘秀称帝后,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军中,谥曰节侯。
### 冯异: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大树将军”的传奇生平

冯异(?-34年),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元勋,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以沉稳善战、谦逊持重著称,更因“大树将军”的雅号留名青史。他辅佐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在东汉王朝建立过程中功勋卓著,其生平事迹不仅见于《后汉书·冯异列传》等正史,更成为后世推崇的贤臣良将典范。


#### 一、乱世投主:从王莽旧吏到刘秀心腹
冯异出身于颍川郡的一个士族家庭,自幼熟读兵书,兼具文韬武略。时值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天下大乱,绿林、赤眉起义风起云涌。冯异早年曾在王莽政权中担任郡掾(地方行政属官),负责监管五县,展现出初步的治理才能。

更始元年(23年),刘秀奉更始帝刘玄之命经略河北,兵临父城。当时冯异正外出巡视属县,听闻汉军至,因与父城长苗萌素来交好,遂一同固守城池,抵御刘秀。刘秀久攻不下,便驻军于巾车乡。一次,冯异外出侦察时被汉军捕获,其堂兄冯孝及同郡人丁綝、吕晏等早已归附刘秀,遂向刘秀举荐冯异。

刘秀召见冯异时,冯异坦言:“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刘秀感其诚,允其返回。冯异回城后,劝说苗萌:“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遂与冯异一同归附刘秀,父城成为刘秀在河北的重要根据地。从此,冯异正式成为刘秀麾下谋士与将领,开启了辅佐其平定天下的征程。


#### 二、河北定基:屡破危局的“腹心之臣”
刘秀初到河北时,势力薄弱,处境艰难,既要应对更始帝的猜忌,又要平定王郎等割据势力。冯异始终伴随左右,成为其最信任的“腹心之臣”,在数次关键战役中力挽狂澜。

**1. 滹沱河护主,雪中送炭**  
更始二年(24年),王郎在邯郸称帝,悬赏捉拿刘秀,刘秀被迫从蓟县(今北京)南逃,途中天寒地冻,粮草断绝。至饶阳无蒌亭时,众人饥寒交迫,冯异寻得豆粥敬献,解了燃眉之急。次日,刘秀感慨:“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行至南宫县,遭遇暴雨,刘秀躲入空屋避雨,冯异又燃火烘干衣物,煮麦饭供其充饥。这些患难中的细节,奠定了刘秀对冯异的绝对信任。

**2. 平定河北,屡献奇策**  
冯异不仅在危难中护主,更在军事战略上展现出卓越才能。他向刘秀建议“分遣官属,循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安定地方民心,为刘秀在河北建立稳固根据地提供了政治基础。在与王郎势力的决战中,冯异率军攻克河间,俘获敌军十余人,收降兵马数万,有力支援了主战场。

此后,刘秀与更始帝决裂,冯异又献计离间更始帝麾下将领朱鲔、李轶,使刘秀得以顺利攻取洛阳周边数县,减少了统一中原的阻力。他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展现出超越一般武将的政治眼光。


#### 三、西征建功:平定关中的“咸阳王”
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冯异被封为阳夏侯。此时,关中地区被赤眉军与更始帝旧部占据,局势混乱。刘秀任命冯异为征西大将军,命其平定关中,这成为他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篇章。

**1. 崤底之战:大破赤眉军**  
赤眉军是当时最强大的农民起义军之一,拥众数十万,曾攻破长安。冯异受命后,先在华阴与赤眉军相持六十余日,交锋数十次,收降赤眉将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建武三年(27年),冯异与邓禹合兵,欲一举歼灭赤眉军主力。邓禹急于求成,不听冯异“以逸待劳”之计,贸然出战,结果大败。危急时刻,冯异收集残兵,重整旗鼓,设下奇计:他挑选精兵穿上与赤眉军相同的服装,埋伏于崤底(今河南渑池西南)。次日,赤眉军进攻冯异前部,冯异故意示弱,待其疲惫之际,亲率主力出战,伏兵亦趁机杀出,赤眉军因无法分辨敌我而大乱,被斩杀及俘虏八万余人,余部被迫向东逃窜,最终被刘秀大军歼灭。崤底之战是东汉统一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冯异以少胜多,彻底瓦解了赤眉军势力,为刘秀平定关中扫清了最大障碍。

**2. 镇守关中,安抚民心**  
平定赤眉军后,冯异奉命镇守关中,治理长安及周边地区。当时关中历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冯异采取“威德并施”的策略:对拒不归附的豪强坚决镇压,先后击败延岑、张邯、公孙守等割据势力;对百姓则轻徭薄赋,安抚流民,修复生产,使关中地区逐渐恢复秩序。《后汉书》记载,冯异在关中“怀来百姓,申理枉结,出入三岁,上林成都”,意思是经过三年治理,连皇家园林上林苑都变得如同城市般繁荣,可见其治政之能。

因镇守关中功绩卓著,刘秀多次下诏嘉奖,甚至在诏书中称其“功若丘山”,并特许其“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以示荣宠。当时关中百姓称冯异为“咸阳王”,足见其威望之高。


#### 四、“大树将军”:谦逊美德与君臣相得
冯异不仅以战功闻名,更以谦逊低调的品格为后世称道。《后汉书》记载,每逢战后论功行赏,诸将常聚在一起争功,唯有冯异独自躲到大树下静坐,军中因此称其为“大树将军”。这种不居功、不张扬的态度,深得刘秀赏识,也让他在武将云集的东汉初年始终保持着特殊地位。

刘秀对冯异的信任与倚重堪称君臣关系的典范。在冯异镇守关中期间,曾有人上书诬告冯异“专制关中,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暗示其有谋反之心。刘秀却将奏书直接交给冯异,以示信任,并下诏安抚:“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冯异见诏后惶恐不安,上书请辞,刘秀不许,反而加重其职权,命其继续镇守关中。这种“君不疑臣,臣不欺君”的默契,成为后世流传的佳话。


#### 五、鞠躬尽瘁:病逝于征伐之路
建武九年(33年),隗嚣割据陇右(今甘肃一带),对抗东汉朝廷,刘秀命冯异率军征讨。冯异先在栒邑(今陕西旬邑)大败隗嚣部将行巡,后又与诸将合力攻破高平(今宁夏固原),平定陇右大部分地区。

建武十年(34年),冯异在进攻落门(今甘肃武山)时,因长期征战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刘秀得知消息后悲痛不已,追封其为节侯,长子冯彰继承爵位。

冯异的一生,从地方小吏到开国大将,始终以忠诚、智慧与谦逊践行着“为将者”的使命。他不仅在军事上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更在治理地方、安抚百姓上展现出卓越才能,其“大树将军”的雅号所蕴含的谦逊美德,更成为后世为官者的精神标杆。


#### 六、历史评价与后世影响
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冯异:“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高度赞扬了他的谦逊与治军严明。北宋《十七史百将传》将冯异列入其中,称其“用兵持重,奇正相生,可为后世法”。

在冯异的故乡河南宝丰,至今仍有与他相关的历史遗迹与传说。宝丰县父城遗址(今属宝丰县李庄乡)被认为是冯异的故里,当地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大树将军”的故事,其谦逊不骄的品格成为宝丰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中的佼佼者,冯异的生平事迹不仅是一段战争传奇,更折射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功高不震主、位尊不忘本”的理想人格。他以一生的践行证明:真正的名将,不仅要有决胜千里的智谋,更要有谦逊自持的胸襟——这正是“大树将军”冯异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2 11:29
上一篇:孔夷下一篇:铫期
中国空军史上首批飞行员,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南朝梁高凉郡太守、冼夫人之夫
海南省委书记
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家乡建设的奉献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利丰集团主席
中国内地一级男演员
清末民国教育家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西汉第三位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
东汉第二位皇帝
东汉第六位皇帝
东汉第三位皇帝
西汉第七位皇帝,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
东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东汉第七位皇帝
东汉第九位皇帝
西汉末代国君
东汉末代皇帝
民初农民起义领袖
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
清代康熙朝官员
辛亥革命河南起义殉难烈士
宋朝词人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