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从顺

革命烈士

张从顺

张从顺[公元1949年-1994年] 云南临沧镇康县人物
张从顺(1949年2月-1994年9月1日),男,汉族,中共党员,曾任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公安局军弄派出所所长,革命烈士。
张从顺于1965年参加工作,196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参加公安工作。1994年9月1日,在侦办一起跨国贩毒案时壮烈牺牲,享年45岁。
1994年9月,被中共临沧地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12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称号。2021年4月1日,云南省委宣传部追授张从顺“云岭楷模”称号;2021年12月,被追授全国“公安楷模”称号 。
张从顺生平事迹详细介绍  


一、边陲成长:生于滇西的平凡与坚毅  
张从顺,1949年出生于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镇康地处滇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历史上曾是多民族杂居的边疆要地,也长期面临边境治安、毒品犯罪等问题的挑战。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年诞生的一代人,他的成长轨迹深深烙印着时代的印记——童年时期经历了边疆地区土地改革的社会变革,青年时代则在“屯垦戍边”的热潮中见证了边疆建设的艰辛与热血。  

张从顺自幼性格朴实、坚韧,深受当地淳朴民风的影响。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早早承担起家庭责任,务农之余积极参与集体生产,凭借勤劳肯干在乡里树立了踏实的口碑。尽管受教育程度有限,但他对边疆的热爱、对正义的向往,以及在艰苦环境中磨砺出的果敢性格,为其后来投身公安事业埋下了伏笔。20世纪70年代,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基层党员,开始在镇康县木场乡担任村干部,负责村务管理与群众工作。在此期间,他走村串户、调解纠纷,始终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宗旨,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也让他深刻认识到边疆稳定对群众生活的重要性。  


二、投身警营:边疆卫士的使命担当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缅边境的人员、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与此同时,跨境毒品犯罪活动也逐渐渗透蔓延。镇康县作为禁毒前沿阵地,面临的治安压力与日俱增。1983年,张从顺怀着“守护边疆安宁”的信念,毅然加入镇康县公安局,成为一名基层民警。从村干部到人民警察,身份的转变意味着责任的升级,他从零开始学习公安业务知识,钻研边境治安管理、案件侦查等技能,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在警营中,张从顺始终奋战在禁毒一线。镇康边境线绵长,地形复杂,毒贩常利用山林、小道进行走私活动,缉毒工作不仅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更要直面生死考验。他多次深入毒贩活动猖獗的区域摸排线索,与同事一道设卡堵截、蹲点守候,参与破获多起重大贩毒案件。据同事回忆,张从顺在工作中胆大心细,面对危险从不退缩。一次,他在执行堵卡任务时,发现一辆可疑货车试图冲卡,他毫不犹豫上前拦截,最终从车内查获大量毒品,而毒贩携带的刀具就藏在驾驶座下方。类似的惊险瞬间,在他的从警生涯中并非个例,但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准则,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除了缉毒工作,张从顺还肩负着维护边境治安、服务群众的重任。他熟悉辖区每一寸土地,与边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群众遇到困难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张警官”。他曾为迷路的边民连夜寻找回家的路,也曾为贫困家庭协调物资、解决生活难题。在他眼中,“人民警察”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守护边疆稳定、守护群众幸福的使命。1992年,因工作表现突出,张从顺被任命为镇康县公安局军弄乡派出所所长,他带领所里民警扎根基层,强化边境巡逻防控,推动“警民联防”机制,使辖区治安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血洒边疆:禁毒英烈的最后征程  
1994年,中缅边境的毒品犯罪活动仍处于高发期,毒贩的作案手段愈发隐蔽和凶残。当年7月,镇康县公安局获取情报:一股毒贩可能携带大量毒品从边境小道潜入境内,计划通过内地转运至沿海地区。案情重大,县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张从顺作为经验丰富的基层所长,被抽调参与此次抓捕行动。  

7月12日,专案组根据线索在镇康县军弄乡某山林地带设伏。张从顺与同事们在湿热的丛林中潜伏了整整一夜,直至次日凌晨,终于发现两名携带可疑包裹的男子鬼鬼祟祟地向边境线移动。当毒贩进入抓捕范围时,张从顺一声令下,民警们迅速出击,当场控制住一名毒贩。另一名毒贩见状疯狂逃窜,张从顺立即带队追击,追至一处陡坡时,毒贩突然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榴弹,拉响导火索后扔向民警。千钧一发之际,张从顺大喊“快躲开!”并试图推开身边的战友,但爆炸瞬间已至,他与另外两名民警不幸被炸伤。  

尽管身负重伤,张从顺仍强忍着剧痛叮嘱战友“抓住毒贩,别让毒品流入内地”。随后,他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由于爆炸威力巨大,弹片深入体内,加上边疆医疗条件有限,张从顺因伤势过重,于1994年7月13日壮烈牺牲,年仅45岁。他用生命践行了“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用热血捍卫了边疆的禁毒防线。  


四、精神传承:英雄之光永不熄灭  
张从顺牺牲后,云南省公安厅追授他“二级英雄模范”称号,临沧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为革命烈士。他的遗体被安葬在镇康县烈士陵园,墓碑上“革命烈士张从顺之墓”的字样,见证着他为边疆禁毒事业献出的一生。  

英雄的精神并未随生命的终结而消逝,而是在家人和战友中传承延续。张从顺的儿子张子权,受父亲影响,从小立志继承父亲的事业。2004年,张子权考入云南警官学院,毕业后加入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同样投身禁毒一线。在父亲牺牲26年后的2020年12月,张子权在办理一起跨国贩毒案件时,因连续奋战、过度劳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36岁,被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这对“父子英烈”用生命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成为边疆禁毒史上的精神丰碑。  

如今,在镇康县,张从顺的事迹被写入地方史志,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地学校会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祭扫,警队也常以他的事迹为教材开展忠诚教育。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英雄壮举,更是一代边疆民警为守护国门、打击犯罪而无私奉献的缩影。在滇西南的群山之间,张从顺用生命铸就的禁毒长城,仍在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守护着边疆的安宁与人民的幸福。  


张从顺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从边陲农家走出,在基层岗位上践行初心,在禁毒战场上冲锋在前,最终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他的事迹,如滇西的阳光,照亮了边疆禁毒之路,也让“英雄”二字在边陲大地有了最厚重的注解。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7 17:15
上一篇:罗稷南下一篇:王世洲
落马官员
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原工信部担任副部长
香港思捷环球控股董事主席
李大钊的孙女
李大钊之孙、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
何鸿燊的长子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政治局常委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中国哲学史家
西汉开国智囊
战国谋略大师,连横破局者
民国十大才女
著名爱国将领
原泰州地委副书记
朝鲜建国主要领导人
温氏集团创始人
杰出戏曲艺术家、戏曲理论家与戏曲教育家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国民党高官,平远县人物
革命烈士
山西省文联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中国作家
革命烈士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烈士
广东省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红岩英烈,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