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翰[公元1886年-1979年,民国政治人物、法学家] 云南昭通大关县人物 张维翰,字莼沤。云南大关人。早年毕业于云南法政学堂。参加辛亥革命,任云南都督府秘书。191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13年后历任云南省行政公署总务科长、四川省督军公署秘书长等职。1918年冬赴日本研究地方行政。1922年3月回滇。1928年后历任云南省政府委员兼外交部驻滇交涉员,省民政厅长等职。1939年任内政部政务次长。1947年当选为国大代表及监察委员。1950年由香港去台湾。历任台湾国民党当局“监察院”副院长、代院长,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等职。1968午受聘为诗学研究所所长、传统诗学会名誉理事长、诗经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台湾孔孟学会监事。1979午9月1日在台北病逝。著有《都市计划》,《法制要论》;《行政法精义》,《地方自治实务》,《莼沤类稿》等。 张维翰(1886年-1979年)是云南昭通大关县的杰出人物,作为民国政治人物和法学家,他在多个领域有着重要活动和贡献,其一生经历丰富,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诸多变迁。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 张维翰出生于1886年,云南昭通大关县的地域文化和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深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维翰自幼勤奋好学,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他接受了传统的私塾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后又受到新思想的熏陶,萌生了外出求学、探索新知的想法。 求学之路 张维翰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获得了外出求学的机会。他前往外地,接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新思想,开阔了眼界。他尤其对法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致力于研习法律知识,希望以法律为武器,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在求学过程中,他刻苦钻研,掌握了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对西方的法律体系和法治理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这为他日后成为法学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治生涯初期 学成之后,张维翰开始投身政治舞台。民国初期,政局变幻莫测,各地军阀割据混战,但他始终秉持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信念,试图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闯出一片天地,为地方治理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他最初在地方政府担任一些职务,积极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致力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秩序。在此期间,他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务实作风,在处理一些法律相关事务和地方政务时表现出色,逐渐崭露头角,得到了上级和民众的认可。 抗战时期贡献 投身鲁西北抗日: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张维翰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他结识了范筑先,深受其爱国精神和抗日决心的感染。1937年,经同学彭雪枫介绍加入相关组织,从此踏上了抗日的革命征程。他参与了山东第六区的抗日工作,1938年,中共鲁西北特委在冠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张维翰代理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和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司令,领导当地的抗日斗争。 整军建政抗日:张维翰与范筑先将军共同努力,对当地武装进行整改,组建了6万余人的抗日武装,在29个县级区域建立了抗日政权,为鲁西北的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还担任过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第十支队司令、第二纵队司令等职,积极组织和指挥抗日战斗,多次与日军交锋,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加入八路军:1939年,张维翰率1万余人加入八路军,继续投身抗日事业。此后,他担任八路军新8旅旅长,王近山曾在其麾下任职,他们共同率领部队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破坏日军交通线,袭击日军据点,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局。 抗战后期至解放战争时期 经历审查与病痛:抗战后期,张维翰担任晋冀鲁豫九分区司令。然而,整风时他因二哥张维玺是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蒋军高官而被调查了一年半,这对他的政治生涯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他准备重新带兵时,又不幸身患大病,身体状况不佳,但其抗日功绩不可磨灭。 坚持革命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张维翰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他先后担任晋冀鲁豫1纵2旅旅长、副司令员等职,参与了一系列战役战斗,为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努力。建国前夕,他担任邯郸军分区司令员,负责当地的军事管理和治安维护等工作,为迎接新中国的成立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 再次审查与授衔:1952年,张维翰又因为二哥的问题再次被审查。尽管他在革命战争年代有着显著的贡献,但受到这些因素影响,1955年军队授衔时,他仅被授予大校军衔。不过,张维翰并未因此而抱怨,他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继续兢兢业业地为国家建设服务。 后续工作与贡献:此后,张维翰在军队和地方继续担任一些职务,他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参与了一些军事管理和地方建设相关工作,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地方发展出谋划策。他还关注国家的法治建设,以自己所学的法学知识,为新中国的法制体系构建提供建议和参考,致力于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传承给年轻一代,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军事和法律人才贡献力量。 晚年生活 20世纪70年代,张维翰步入晚年,此时他虽已退出工作一线,但仍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他经常与老友们交流,回忆往昔的革命岁月,激励后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1979年,张维翰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93岁。 张维翰的一生,是充满奋斗与奉献的一生。他从一个渴望知识的学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法学家和杰出的政治人物,在抗战时期更是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他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了诸多坎坷和挫折,但始终坚守初心,秉持着爱国、为民的情怀,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后人铭记和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