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绳文[公元1926年-1991年] : 云南昭通昭阳区人物 龙绳文,爱国华人实业家。爱国华人实业家。龙云第四子,龙云第二个妻子李培莲所生。 曾任陆军中校。1945年去美国,并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毕业后,在美国经商并且已经成为百万大富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他在美国国内首组民间华人访华团,到中国探亲访友,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作了积极的努力。1975年,龙绳文出任当年成立的全美华人协会总干事,后来出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为促成中美两国建交和两国人民的民间交往出力颇多。 1991年3月28日,龙绳文先生因患脑溢血医治无效不幸去世,终年65岁。 龙绳文是云南昭通昭阳区人,为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四子。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在美食领域和促进中美交流等方面都有着显著成就,以下是对其生平的详细介绍: 家庭背景与早年经历 龙绳文出生于1926年,其家族在云南具有重要地位。父亲龙云是民国时期滇军高级将领,曾主政云南多年,在云南的政治、军事等领域有着深远影响力。母亲是龙云的二夫人李培莲,她是云南著名中医李灿亭的女儿。龙绳文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 早年的龙绳文生活在昆明的龙公馆,当时龙云常邀请众多名人到家中赴宴,这让龙绳文有机会接触到各界人士,开阔了视野。在此期间,他还拜中国首位全国烹饪状元解德坤为师,学习烹饪,与中国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解德坤烤得一手好乳猪,这道彝族著名传统菜深受龙云喜爱,龙绳文在师傅的教导下,对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热爱。 赴美求学与商业成就 1945年,龙绳文前往美国,考入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在校期间,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对国际政治局势有了深入的研究和见解,这为他日后参与中美民间交流活动奠定了基础。 毕业后,龙绳文选择在美国经商。他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在商业领域崭露头角,逐渐积累了财富,成为了百万富翁。同时,他对美食的热爱并未减退,将商业与美食相结合,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美国创立北宫饭店系列。 经过多年的经营,到了20世纪80年代,龙绳文创办的北宫饭店系列在美国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饭店主打中国菜,尤其是滇菜,将家乡的美食文化带到了美国。1984年,龙绳文出资邀请师傅解德坤到美国出访,解德坤在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地的北宫饭店等掌勺献艺,使得昭通滇菜在美国名声大噪,引发了《纽约时报》《环球报》等36家美国媒体的报道。这不仅弘扬了中国美食文化,也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到了云南的饮食特色。 促进中美交流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迎来重要转折。龙绳文敏锐地察觉到了时代的变化,他在美国国内首组民间华人访华团,带领华人回到中国探亲访友,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作出了积极努力。 1975年,龙绳文出任当年成立的全美华人协会总干事,后来又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在这一过程中,他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团结广大华人华侨,为促成中美两国建交贡献了力量。同时,他还热情接待来自中国的访问团,为国内来访人员提供帮助和支持,增进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民间友好往来。 龙绳文对中国大陆的政治体系、哲学文化等也有深入研究,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美国积极传播中国文化,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为减少中美之间的文化隔阂发挥了积极作用。 晚年生活与贡献 龙绳文晚年虽身处美国,但始终心系家乡云南。他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希望能为家乡培养更多人才。2002年,根据他生前的遗愿,在云南民族大学设立了“龙绳文奖学金”,用于奖励学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该奖学金旨在鼓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奋发学习和工作,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促进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至今已有1000多名学生获得该奖学金。 龙绳文一生未婚,没有子女。1991年3月28日,他因患脑溢血医治无效不幸去世,终年65岁。他去世后,其北宫饭店连同地皮一起由大哥龙绳武的长子龙宗霖继续经营,饭店英文名仍为“Yenching Palace”,位于华盛顿西北区的康乃狄克大道,距中国大使馆不远。 龙绳文从云南昭通的名门子弟,到远渡重洋在美国求学、经商,再到成为促进中美交流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美食领域取得了成就,将中国滇菜推广到美国,更在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推动民间交流,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和友好往来贡献了力量,同时还心系家乡教育,其事迹和精神值得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