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董海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
董海山
董海山[公元1932年-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像 河北唐山市滦州市人物
董海山(1932年10月18日-2011年2月3日),出生于河北省滦州市。含能材料专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董海山是中国著名的含能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成长经历
童年与教育背景:1932年10月14日,董海山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现滦州市)。他自幼勤奋好学,对科学知识充满渴望。1951年,董海山考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化工系,在大学期间,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成绩优异,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职业生涯
早期工作:1956年,董海山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化工系担任助教。在此期间,他参与了一些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开始涉足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他一边教学,一边深入学习和研究含能材料的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科研生涯的重要阶段:1961年,董海山调入中国兵器工业第204研究所,从此开始了他在含能材料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科研生涯。他先后担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等职务。在研究所工作期间,董海山全身心投入到含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中。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科研项目,取得了众多重要成果。
推动行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董海山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任务,为中国含能材料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在科研工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了中国含能材料行业的整体发展。他曾担任中国兵工学会火炸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宇航学会火箭推进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主要科研成就
含能材料合成与性能研究:董海山在含能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深入研究了多种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工艺,通过改进反应条件和优化合成路线,提高了含能材料的纯度和性能。例如,他对奥克托今(HMX)等高能炸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使中国在HMX的合成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还对含能材料的热分解性能、爆炸性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含能材料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新型含能材料研发:董海山积极推动新型含能材料的研发工作。他带领团队开展了对高能量密度材料、钝感含能材料等新型含能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高能量密度材料方面,他参与了多项相关课题的研究,为提高中国含能材料的能量水平做出了贡献。在钝感含能材料研究方面,他的团队成功研发出多种具有良好钝感性能的含能材料,提高了含能材料的安全性,满足了武器装备对含能材料的高性能和高安全性要求。
含能材料应用技术研究:董海山注重含能材料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他带领团队开展了含能材料在武器弹药、火箭推进剂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在武器弹药方面,他参与了多种新型弹药的设计和研发工作,通过优化含能材料的配方和装药结构,提高了弹药的杀伤威力和毁伤效果。在火箭推进剂方面,他对含能材料在固体火箭推进剂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提高火箭的推力和射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学术著作与论文
董海山在含能材料领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他的著作《高能炸药及其应用》系统地介绍了高能炸药的合成、性能、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是国内含能材料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他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如《含能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新型含能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等,这些论文对推动中国含能材料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
指导研究生:董海山是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培养了一大批含能材料领域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他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前沿课题的研究。他的学生们在含能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科研成果,许多人成为了该领域的学术骨干和技术专家。
培养科研团队:在204研究所,董海山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含能材料科研团队。他注重团队建设,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他以身作则,带领团队成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为中国含能材料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荣誉与奖项
个人荣誉:1996年,董海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对他在含能材料领域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他还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如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等。
科研成果奖励:董海山主持和参与的多项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其中,“某新型含能材料的研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性能钝感含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获得了多项国防科学技术奖和兵器工业科技进步奖,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贡献与影响
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董海山的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武器装备中,提高了武器弹药的性能和威力,增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促进含能材料行业发展:他在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推动了中国含能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他的工作为中国含能材料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在含能材料领域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传承科学精神:董海山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执着的创新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他的科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含能材料科研人员为实现中国含能材料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2011年1月10日,董海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他的逝世是中国含能材料领域的重大损失,但他的科研成果和科学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前进。
上一篇:李振岐下一篇:刘济舟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辽宁省委原书记
肃宁县人物
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
原吉林省委书记
青海省委原书记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党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校长
印度前总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中央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原重庆市委书记
山西省委原书记
青海省委原书记
广西壮族自治区顾问委员会主任
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朝鲜第二代最高领导人
开国少将、昆明军区原政治委员
首届国医大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药学界泰斗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
磁县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朝词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国上将
演员、制片人、主持人
明嘉靖时诗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董事长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
中国古代十大画家
著名的教育家、电机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