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吴鉴光

公元1912年-1989年

吴鉴光公元1912年-1989年 湖南娄底市涟源市人物

吴鉴光(1912~1989),字子舟,今安平镇白茅村人,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吴出身冶炼世家,年少时立志“实业救国”。民国22年(1933)于南京兵工学校应用化学系毕业,历任国民党中央军政部兵工署南京理化研究所技术员、河南巩县兵工分厂技术员、太原西北实业公司制造厂工程师、广州新 厂筹备处技正、重庆第二兵工厂制酸部代理主任。民国30年春,毅然回乡集资兴办安平铁厂。次年冬试用小高炉,日产铸铁4~5吨,为全省私营铁厂之冠。民国32年,又与金鸡坑李葆田等人合资,于观音洞新建逢源(人和)铁厂,日产铸铁3吨。新中国成立前夕,不少私营铁厂听信诬共谣言,徘徊观望,而吴则继续扩建翻砂场、机修间、炼钢厂房,添置机床和鼓风设备,并写下“尽所能与物争,今为私;大道之行也为公”的誓言,刻石嵌壁,以表其忱。

1951年吴任安化县工矿委员会主任。1953年,主动申请将安平铁厂公私合营,为省内第一家公私合营冶铁企业。其个人股金定息分别赠与涟源县湘剧院、县工商联合会、梅塘小学。安平铁厂公私合营后,吴任工程师,大力进行技术革新。1954年7月,调任省重工业厅工业局技术室冶炼组长,承担邵阳、新化、涟源等县炼铁厂技术设计。1957年,省建立涟源钢铁厂,先后任吴为工程师、总工程师。在总体设计中,吴结合生产实践,不断创新。1958年9月,创“水力运渣”工艺;次年3月,与工程师陈润楼合作,试制成功“石球热风炉”;1963年初,将首钢“炭捣炉衬”炭捣部位增捣炉身下部;1965年,设计试制“单链式铸铁机”(后改为双链式),替代人工砂模铸铁。“文革”中,吴被打成“反动技术权威”,一边接受批斗,一边从事工艺改革。1975年,改一号、五号高炉为“矮胖炉型”,使炉龄延长6~7年。1976年l0月,与工程师杨一衡等试制成“18平方米低架带式烧结机”,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保证安全、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起了较大作用。

1977年底退休后,迁居长沙,而心仍系涟钢。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受聘为涟钢技术顾问,常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情报,为涟钢不断地提供技术信息。一当涟钢发生生产故障时,立即回厂参与研究,直至恢复正常生产才离厂。后患肺癌,还在研制“转炉钢水冲砂”工艺。1989年3月3日逝世,终年77岁。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龙中华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周翊襄下一篇:吴若虚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北京大学校长
明朝首辅,明朝兴化三相
开国大校
著名的数学家
落马官员
海南进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开国少将、革命烈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同盟会健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国青岛港务局局长
涟源市
湖南娄底市涟源市人物
公元1935年-2014年
湖南娄底市涟源市人物
涟源市
湖南娄底市涟源市人物
公元1900年-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湖南娄底市涟源市人物
公元1927年-2004年
湖南娄底市涟源市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