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忠祥[公元1911年-199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湖北省天门人物 范忠祥(1911年-1993年3月1日),1927年参加革命,任乡苏维埃土地委员兼赤卫队队长,1932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范忠祥(1911年-1993年)是湖北省天门市杨林街道办事处聂范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他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国防建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投身革命,崭露头角于土地革命时期 1911年7月16日,范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活的艰辛使他早早便体会到了社会的不公,也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反抗精神。1927年,国内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年仅16岁的范忠祥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毅然参加了农民协会,开始踏上革命道路。他积极参与当地的革命活动,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农民与地主恶霸进行斗争,展现出了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革命热情。 1932年5月,范忠祥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了红3军的一名战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由于他作战勇敢、表现突出,很快便从普通战士中脱颖而出,先后担任班长、排长等职务。他跟随部队在湘鄂西苏区开展游击战争,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多次参与反“围剿”战斗,为保卫苏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34年,范忠祥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投入到革命事业中。他先后担任干事、宣传队队长等职,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还积极做好部队的宣传工作,鼓舞士气,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扩大红军的影响力。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范忠祥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他先后担任独立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团长等重要职务。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带领部队多次取得胜利。同时,他注重加强部队的政治建设,提高战士们的思想觉悟,使部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范忠祥还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他历经千难万险,克服了饥饿、寒冷、疾病等重重困难,始终坚定地跟随党中央的步伐。他带领部队多次突破敌人的封锁线,为红军顺利到达陕北立下了功劳。值得一提的是,长征前范忠祥在战斗中曾负过三次重伤,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一次次战胜伤痛,继续投身战斗。 浴血奋战,抗日疆场建奇功 抗日战争爆发后,范忠祥任八路军第120师特务团政委。1939年11月4日,他和团长杨嘉瑞领受了参加黄土岭战斗的任务。贺龙师长亲自嘱咐他们要敢挑重担,不怕牺牲。在战斗中,范忠祥与杨嘉瑞指挥特务团坚守阵地,经过两天激烈战斗,共击退敌人20余次进攻,粉碎了敌人的突围企图,为全歼这股敌人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还抓住战机,利用夜暗秘密接近敌阵,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捣毁了敌指挥机关。此役,八路军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范忠祥所在的特务团功不可没,受到了毛主席和贺龙、聂荣臻的通令嘉奖。 此后,范忠祥还参加了“百团大战”,以及反日寇夏季、秋季“扫荡”等无数次大小战役、战斗。他带领部队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灵活运用战术,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为保卫晋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抗日形势的变化,范忠祥先后担任晋绥第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5军分区副司令员、第8军分区第一副司令员等职。他在不同岗位上,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加强根据地建设,领导军民开展生产自救,同时与日伪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南征北战,为解放战争胜利拼搏 解放战争时期,范忠祥历任晋绥交城军分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独立第5旅旅长、第一野战军7军21师师长等职。他率部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为全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作为交城军分区司令员,范忠祥积极组织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开展了一系列敌后斗争,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和后勤补给,牵制了大量敌军,为山西地区的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担任华北军区独立第5旅旅长时,范忠祥带领部队参加了华北地区的多次战役战斗。他指挥部队英勇作战,不畏强敌,以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多次完成艰巨的作战任务,为解放华北地区作出了贡献。 后来,范忠祥率领第一野战军7军21师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战役。他率部一路西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交锋,历经多次恶战,为解放大西北、推翻国民党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国防,炮兵领域展才华 新中国成立后,范忠祥致力于国防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在炮兵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年,他担任解放军炮兵第4训练基地司令员(正军职)。他深知炮兵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全身心投入到炮兵训练基地的建设和炮兵人才培养工作中。他注重引进先进的炮兵技术和训练方法,加强部队的军事训练,为我国炮兵部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提高了炮兵部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1954年,范忠祥毕业于军事学院,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军事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1955年,他出任北京军区炮兵第一任司令员。在这一重要岗位上,范忠祥积极推动北京军区炮兵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加强装备更新换代,优化部队编制体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实战化训练和演习,使北京军区炮兵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保卫祖国首都和华北地区的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5年,范忠祥改任北京军区炮兵政治委员。他注重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通过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了官兵的政治觉悟和忠诚度,确保了部队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昂的战斗意志。 1982年,范忠祥按正兵团职离休。但他依然关心国家和军队建设,经常为年轻一代讲述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余热。 荣获殊荣,将军功绩永载史册 1955年9月,范忠祥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少将之一。同时,他还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这些勋章是对他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1988年7月,范忠祥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这是对他为国防事业长期奉献的又一肯定。此外,他还曾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积极为国家建设和军队发展建言献策。 1993年3月1日,范忠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他的一生,始终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为中国革命、建设和国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他的崇高精神和革命风范将永垂青史,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