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吴子杰

开国少将

吴子杰

吴子杰[公元1913年-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像 湖北省天门人物
吴子杰(1913年—2003年11月24日),湖北省天门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吉林省军区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3年11月24日,吴子杰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吴子杰(1913年—2004年),湖北省天门市卢市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他出身贫寒,却在革命洪流中淬炼成长,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洗礼,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一生忠诚于党和人民,以勇猛善战、刚毅坚韧的品格,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一、苦难童年与革命觉醒(1913—1930)
1913年,吴子杰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时值清末民初,军阀混战,苛捐杂税繁重,家中仅有几亩薄田,却要承受地主的盘剥,一家人常年在饥饿线上挣扎。幼年的吴子杰早早承担起家庭重担,放牛、打短工,饱尝生活的艰辛。这种底层生活的苦难,让他对不公的社会制度充满憎恶,也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1926年,湖北地区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天门县成立了农民协会,提出“打倒土豪劣绅”“耕者有其田”的口号。13岁的吴子杰被革命浪潮裹挟,第一次接触到“平等”“解放”的思想。他目睹农会会员斗地主、分浮财的场景,看到贫苦农民第一次挺直腰杆,内心受到极大震撼。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天门县的革命活动转入地下,但吴子杰心中的革命火种并未熄灭。他暗中联络进步青年,传递革命消息,逐渐成为当地农民自发反抗运动的骨干。

1930年,红二军团(后改编为红三军)在贺龙率领下进入天门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17岁的吴子杰毅然报名参加红军,成为红三军第9师25团的一名战士,从此踏上职业革命道路。他曾回忆:“红军来了,我们穷人终于有了盼头,跟着红军走,就是死也值!”


二、红军岁月与长征考验(1930—1936)
加入红军后,吴子杰凭借过人的勇气和机敏,很快在战斗中崭露头角。他先后参加了湘鄂西苏区反“围剿”作战,在龙王集、文家墩等战役中,作为基层战士冲锋在前,多次负伤仍坚持战斗。1932年,湘鄂西苏区失陷,红三军被迫向湘鄂川黔边境转移,吴子杰随部队经历了艰苦的转战,在湖北、湖南、四川交界的崇山峻岭中与敌周旋。

1934年,红三军与红六军团会师后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吴子杰调任红二军团第4师12团连长。此时,他已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有实战经验的基层指挥员,不仅勇猛善战,更学会了灵活运用战术。在黔东根据地反“围剿”中,他带领连队利用山地地形设伏,以少胜多,缴获敌人大批武器弹药,受到团部嘉奖。

1935年11月,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吴子杰所在的红4师是前卫部队之一,承担着突破封锁、开辟道路的重任。在突破澧水、沅江防线时,他带领连队深夜偷渡,攀上悬崖峭壁,奇袭敌军碉堡,为大部队打开通道;过雪山草地时,他将仅有的干粮分给伤员,自己嚼草根、煮皮带充饥,多次在昏迷中被战友唤醒后继续前行。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吴子杰坚决支持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反对分裂行径,始终紧跟党中央的步伐。抵达陕北后,他因长征中的突出表现,被提拔为红二军团第4师12团副营长,并于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抗日烽火中的成长(1937—194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吴子杰任120师358旅716团营长。1937年9月,他随部队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参与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在雁门关伏击战中,他带领部队炸毁日军汽车数十辆,歼灭日军百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当地群众的抗日信心。

1938年,吴子杰调任358旅独立第1团副团长,奉命深入冀中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他根据平原作战特点,组织部队学习“地道战”“麻雀战”等战术,多次粉碎日军“扫荡”。在河间县齐会战斗中,他协助团长指挥部队包围日军吉田大队,激战三昼夜,歼敌700余人,创造了平原歼灭战的范例。此战中,吴子杰身先士卒,在冲锋时被炮弹碎片击中腿部,鲜血浸透军装仍坚持指挥,直到战斗胜利才被抬下战场。

1940年,吴子杰参加“百团大战”,任358旅715团团长。他率部破坏正太铁路西段,袭击日军据点,在狮垴山阻击战中,顶住日军一个旅团的轮番进攻,坚守阵地七天七夜,为战役全局争取了时间。战后,贺龙师长称赞他“是个敢打硬仗的虎将”。

1942年,晋绥抗日根据地进入最困难时期,日军推行“三光政策”,加上自然灾害,根据地军民面临严重困境。吴子杰调任晋绥军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一面组织部队开展生产自救,开荒种地、纺纱织布,一面指挥游击战争,保护群众生命财产。他提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灵活策略,在一年内拔除日军据点12处,恢复了大片根据地,被当地群众称为“抗日保护神”。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吴子杰任晋绥军区独立第2旅旅长,率部参加收复绥远、察哈尔的战役,先后解放集宁、丰镇等重镇,歼灭日伪军3000余人,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贡献了力量。


四、解放战争中的征战(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后,吴子杰奉命率部开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辽西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1946年,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东北,他在辽西地区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敌军主力,配合东北民主联军主力进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在一次掩护群众转移时,他指挥一个团阻击国民党军一个师的进攻,激战两日,以伤亡百人的代价歼敌千余,创造了东北战场游击战的经典战例。

1948年,吴子杰调任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3师师长。在辽沈战役中,他率部参加锦州攻坚战,负责突破锦州城南门。面对敌军坚固的防御工事,他组织部队挖交通壕接近城墙,集中炮火摧毁敌核心工事,仅用两小时就撕开突破口,为后续部队入城开辟了道路。战后,23师被授予“攻坚模范师”称号。

锦州解放后,吴子杰率部参加辽西会战,在黑山、大虎山地区围歼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他大胆穿插,切断敌军退路,与友邻部队协同作战,歼灭敌精锐第5军,为全歼廖耀湘兵团立下大功。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吴子杰任第45军135师师长,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他指挥135师率先突破天津城防,直插敌军指挥部,活捉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

1949年4月,吴子杰随四野南下,参加渡江战役和解放中南地区的作战。在衡宝战役中,135师奉命插入敌军腹地,孤军奋战两昼夜,顶住国民党军四个师的反扑,为歼灭白崇禧集团创造了关键战机。战后,林彪在总结中特别表扬:“135师打得好,吴子杰功不可没!”此后,他率部继续南进,解放了桂林、南宁等城市,直至把红旗插上镇南关(今友谊关)。


五、建国后投身国防建设(1949—2004)
新中国成立后,吴子杰并未停歇,而是投身于国防现代化建设。1950年,他任第45军副军长,奉命在广西剿匪。当时广西匪患严重,他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方针,深入山区发动群众,历时两年歼灭土匪10余万人,稳定了当地社会秩序。

1952年,吴子杰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系统钻研现代军事理论。毕业后,他任第46军军长,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负责中线防御。他根据朝鲜山地特点,构筑坚固防御工事,组织部队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有效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为停战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5年,吴子杰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此后,他历任沈阳军区炮兵司令员、吉林省军区司令员等职。在炮兵司令员任上,他推动炮兵部队现代化改装,组织实弹演习,提高了部队的实战能力;在吉林省军区,他注重边防建设,加强军民联防,为维护国家边境安全作出了贡献。

1964年,吴子杰调任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协助司令员刘震加强旅大地区的防务。他深入海岛、哨所调研,提出“军民共守海疆”的理念,组织部队与地方群众共建防御体系,成为海防建设的典范。

“文革”期间,吴子杰遭到冲击,但他始终坚持原则,与错误路线进行斗争,保护了一批干部和战士。1977年,他恢复工作,任沈阳军区顾问,致力于军队历史研究和年轻干部培养,经常为部队官兵讲述革命历史,传承优良传统。

1988年,吴子杰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离休后,他仍关心国家和军队建设,多次回到家乡天门,了解家乡发展,为老区建设建言献策。2004年11月24日,吴子杰因病在沈阳逝世,享年91岁。


结语
吴子杰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从鄂西少年到开国少将,他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以“勇”立身、以“智”取胜、以“廉”修身,在枪林弹雨中诠释了军人的担当,在和平年代践行了党员的使命。他的事迹,不仅是一部个人成长史,更是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缩影。正如他生前常说:“我这一生,没什么遗憾,因为我把一切都献给了党和人民。”这份赤子之心,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4 10:14
上一篇:范忠祥下一篇:王绍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家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浙江省委原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河北省委原书记
物理学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共中央委员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哲学史家
原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王何鸿燊原配夫人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十二届中央委员
原中央委员会委员
佛冈县人物
长征女红军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开国大校
汗水铺就光明路的记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的数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海南进士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北京大学校长
落马官员
原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
北宋时期贤能官员
明朝首辅,明朝兴化三相
清藏书家、学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少将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原福州军区顾问,解放军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