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滇元,男,汉族,1939年2月18日出生于云南昆明,江苏常熟人,激光与光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社员,上海光机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深圳大学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1962年,范滇元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上海光机所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即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工作;1980年—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神光—Ι总体技术组成员、激光系统负责人;1989年—2002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副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2001年,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416主题专家组成员兼总体技术专家组组长;2001年,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第八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神光Ш”装置总体技术组总工程师。
范滇元:以激光之光,照亮科研征途
1939年2月18日,范滇元出生于云南昆明盘龙区。彼时,抗战的烽火正熊熊燃烧,年幼的他便跟随父母踏上辗转之路,重庆、桂林、长沙、贵州等地都留下过他们颠沛流离的足迹。频繁转学的小学时光,在动荡中度过,直至1950年,才在江苏常熟完成小学学业,顺利考入常熟市中学。中学时代,学校里洋溢的爱国主义与科学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范滇元的心灵,在他心底深深种下了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种子。
1956年,范滇元怀揣着对原子物理的炽热向往,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进入电子学系无线电物理专业学习。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养分,成绩斐然。1962年本科毕业后,他又顺利考入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与上海光机所,攻读微波理论研究生。1966年,研究生毕业的范滇元正式开启了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科研生涯,从研究实习员起步,逐步成长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直至博士研究生导师。
20世纪60年代,激光技术作为新兴领域,吸引了全球科研人员的目光。1964年,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院士独立提出激光聚变思想,核聚变能源被视为未来清洁能源的希望。地球上聚变能源原料极为丰富,一升海水所含的聚变能量等同于300升汽油,若能通过激光聚变有控制地释放,其能源可供人类使用100多亿年。范滇元投身的激光聚变研究,正是致力于将这一科学设想转化为现实,为人类开启洁净能源的大门。
自70年代初,范滇元全身心投入到激光聚变研究中。他秉持王选“当你立志献身科学的时候,你就不能过普通人的生活”的格言,开启了超乎常人的工作模式。每日工作时长超十小时,深夜12点后才休息,家对他而言成了偶尔停留的港湾。在科研征程中,他与团队成员并肩作战,向着高功率激光系统的研制目标奋勇迈进。
1980 - 1987年,在研制“神光—Ι”的征程中,范滇元担任总体技术组成员与激光系统负责人。这一时期,他在计算机房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周末与假日更是与他绝缘。1989 - 2002年,担任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副主任期间,他持续深耕高功率激光领域。在前辈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的悉心指导,以及实验室主任邓锡铭院士的直接领导下,范滇元带领团队攻克了诸多难题。
1988年,范滇元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凭借“激光12号实验装置”(即“神光Ⅰ”),荣获陈嘉庚奖。这一装置输出功率达2万亿瓦,是当时我国规模最大、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大型激光工程。国家鉴定评价其“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在高功率激光领域具备了综合研制能力。此后,1989年该项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装置连续运行8年,在惯性约束聚变、X光激光和极高压下状态方程等前沿物理研究中,产出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八五”期间,范滇元参与倡议并推动了更大规模的“神光Ⅱ号”计划,担任项目负责人之一兼总工程师。从立项论证、总体方案设计,到工程技术方案论证与组织实施,他全程深度参与。历经10年不懈努力,成功实现8路激光的技术要求,全面达到并部分超越原定指标。该项目于200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九五”期间,范滇元投身于“神光Ⅲ”装置的研制。这一跨世纪的巨型激光工程被列为国家重大项目,他担任总体技术专家组组长兼项目总工程师。在“神光Ⅲ”的研制过程中,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创新,完成原型方案设计并启动建造工作。
多年来,范滇元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在高功率激光基础理论、总体系统设计和工程研制等方面成果卓著。他发表论文近200篇,多次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分享我国高功率激光领域的研究成果,让世界听见中国科研的声音。作为博士生导师,他言传身教,培养和协助培养了六十余名研究生,为我国激光科研事业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
凭借卓越的科研贡献,范滇元收获了诸多荣誉。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996年及2001年,两次荣获全国863计划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998年、2000年,连续被授予上海统一战线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称号;此外,还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等诸多奖项。
如今,虽已年逾八旬,范滇元依旧活跃在科研与教育领域。2024年6月15日,在徐州举行的先进激光技术创新研究与产业发展论坛上,他发表了“中国激光产业机遇与发展”的主题报告,为我国激光产业发展出谋划策。2024年7月10日,前往常熟理工学院考察交流,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代表座谈,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他还时常走进校园,如2023年在清远市第三中学开展“追梦激光六十年”科普讲座,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为同学们普及激光知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
范滇元的一生,是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在激光技术领域开拓进取,为我国高功率激光工程技术的发展立下不朽功勋。他的科研成就,不仅推动了我国在激光聚变、X光激光等前沿科学领域的研究进程,更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