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训(1898年~1938年4月28日),字诲诚,男,汉族, 1898年出生于云南省富民县永定镇永定街。15岁参军,入伍后被选为云南军政要员唐继尧的侍卫军。1923年升任排长,随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严家训请求出征,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0军183师541旅1082团团长。1938年4月,第60军所辖3个师12个团到达台儿庄,受命布防二线。严家训率领的1082团奉命据守在凤凰桥和瓦窑路,4月22日,日军大举进攻,1082团在前进途中与日军遭遇,小庄失守。严家训带领部下冲进东庄与日军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4月28日,严家训在战壕巡视时,被日军炮弹击中牺牲。
严家训:铁血丹心卫家国,碧血忠魂照汗青
在云南昆明富民县的历史长卷中,严家训是一位闪耀着璀璨光芒的英雄人物。他出生于风雨如晦的晚清末年,成长于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抗击日寇的伟大事业。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爱国赞歌,至今仍为后人所敬仰与传颂。
一、寒门砺志,投笔从戎
1898年,严家训出生于云南昆明富民县一个普通的家庭。尽管家境并不富裕,但父母深知知识的重要性,省吃俭用供他读书识字。严家训自幼聪慧好学,在学堂中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少年时期的他,目睹了国家内忧外患、列强欺凌的悲惨景象,心中逐渐萌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
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困境,各地纷纷兴起革命浪潮。严家训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意识到只有拿起武器,才能改变国家的命运,捍卫民族的尊严。于是,在完成学业后,他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在讲武堂期间,严家训以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努力学习军事理论和技能。他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不畏艰辛,凭借着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教官和同学们的认可与尊重,也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军旅生涯,屡立战功
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严家训加入滇军,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在滇军的岁月里,他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治军态度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无论是在平息地方叛乱,还是在参与军阀混战的战役中,严家训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多次立下战功,逐渐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高级将领。
严家训治军有方,他深知军队纪律的重要性,对部下严格要求,赏罚分明。在他的带领下,部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关心士兵的生活,与士兵同甘共苦,赢得了士兵们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士兵们都愿意追随他出生入死,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战。
三、抗战爆发,奔赴前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面对日寇的疯狂侵略,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严家训义愤填膺,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主动请缨,要求率部奔赴抗日前线。他深知,这是一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1938年,严家训率领部队开赴台儿庄战役前线。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对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严家训的部队在战役中承担了重要的作战任务,他们长途跋涉,日夜兼程,迅速抵达指定位置。
在台儿庄战场上,严家训亲临一线指挥作战,他的身影始终出现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寇,他毫不畏惧,沉着冷静地指挥部队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战斗中,他鼓励士兵们奋勇杀敌,高呼:“国家危难之际,正是我们军人报效祖国之时,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做亡国奴!”在他的激励下,士兵们士气高涨,与日寇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四、壮烈牺牲,浩气长存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严家训所在的部队遭到了日寇的猛烈攻击。敌人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空中支援,对我军阵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疯狂进攻。严家训带领部队顽强抵抗,一次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然而,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我军伤亡惨重,形势十分危急。
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严家训为了鼓舞士气,亲自率领敢死队向敌人发起反冲锋。他挥舞着战刀,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在激烈的拼杀中,严家训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身负重伤。但他依然咬紧牙关,坚持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年仅40岁。
严家训的牺牲让全体将士悲痛欲绝,他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了全国,人们无不为之感动和敬佩。严家训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投身到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中。
五、缅怀英烈,精神传承
严家训牺牲后,家乡富民县的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人们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缅怀这位英勇无畏的抗日英雄。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了富民县乃至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如今,在富民县,严家训的英雄事迹依然在广泛传颂。当地政府和人民为他修建了纪念碑和纪念馆,以纪念他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每年都有许多人来到纪念碑前,向他敬献鲜花,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缅怀之情。严家训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富民儿女,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他的爱国情怀、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