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长雨[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河南省南阳市人物 申长雨,中共党员,汉族,1963年6月生,河南南阳人,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993年被评为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5年2月当选中国力学学会首届会士。 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申长雨是从河南省南阳市走出的杰出人才,为中国的科研、教育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 早年学习经历 申长雨于1963年6月出生在河南南阳。1980年9月,他考入铁道兵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机械系机械制造业专业学习。在大学期间,他勤奋刻苦,打下了坚实的机械专业基础,于1984年7月顺利毕业。 毕业后,申长雨继续深造,考入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于1987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随后,他没有停下求知的脚步,选择在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计算力学专业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1990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 ### 高校工作与科研生涯 - **郑州工业大学时期**:1990年8月,申长雨来到郑州工学院(后并入郑州大学,即郑州工业大学)工作,从讲师做起,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勤奋的工作态度,1993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4年,他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并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3年3月起,他担任郑州工业大学计算机辅助工程系副主任,同时担任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在此期间,他专注于科研与教学,带领团队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7年3月,申长雨升任郑州工业大学副校长,开始在高校管理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 - **郑州大学时期**:2000年7月,申长雨担任郑州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厅级),并于2001年3月至2002年01月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2003年2月,他出任郑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在这一重要岗位上,他致力于推动郑州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发展。2001年3月至2004年01月,他还在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在职学习。2009年12月,申长雨因其在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成型、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卓越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对他科研成果的高度认可。在郑州大学任职期间,申长雨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等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八五”“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他围绕高分子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截至2016年7月,已培养毕业博士生40余人,硕士生200余人。他发表了大量高质量学术论文,作为第一完成人,1996年、2003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大连理工大学时期**:2012年8月,申长雨调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副部长级)。他将自己在高校管理和科研方面的经验带到大连理工大学,积极推动学校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投身知识产权事业 2013年12月,申长雨开始担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书记,开启了他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新征程。在此期间,他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致力于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 2015年12月,他成为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与到冬奥会相关工作中。2018年3月,国家机构改革,申长雨担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副书记。2018年12月,他再次担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党组书记,全面负责知识产权局工作,兼任专利局局长。 在知识产权局工作期间,申长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知识产权注册、审查、服务更加便利快捷,保护更加有力,更好地释放了创新潜力和市场活力。他带领团队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使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 学术贡献与荣誉 申长雨长期致力于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成型、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他系统构建了高分子成型过程三维流动、保压、冷却、翘曲变形等宏观数理模型,发展了透明高分子材料相关性能关系及流动诱导取向残余应力黏弹性本构理论等。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一流期刊上。 他构建了塑料成型非线性等系统的设计灵敏度分析基本理论和算法,主持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塑料模CAE软件等,出版了《注塑成型模拟及模具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专著。其成果“基于模拟仿真的聚合物加工及模具优化设计与应用”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申长雨带领团队完成了“神七”出舱、交会对接任务、空间站用等三代航天面窗的研制,为中国航天员太空出舱行走提供了重要保障。还完成了“深海”用全球最大的超大型可切割密封制品和模具的研制,先后荣获“中国载人航天突出贡献集体”“空间实验室任务贡献突出的外协单位”等表彰。 申长雨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兼任《中国塑料》主编,《计算力学》副主编等多个学术职务,发起和组织了国际学术组织Society of Advanced Molding Technology(先进成型技术协会)。 ### 社会任职 申长雨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他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首届会士等,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学术领域积极发挥作用,为国家发展和行业进步建言献策。 申长雨从南阳走出,在科研、教育和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其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是一位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杰出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