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孙昌璞

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昌璞
孙昌璞[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辽宁大连普兰店区人物
孙昌璞,1962年7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讲座教授。
1984年孙昌璞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7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孙昌璞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包括量子物理,量子信息和数学物理。
孙昌璞,1962年7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原新金县),是从普兰店走出来的杰出理论物理学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他的详细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教育背景:1980年9月,孙昌璞进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1984年7月,他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他成为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师从吴兆颜教授,从事量子力学和数学物理的研究。1987年7月,硕士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已在《物理学报》等期刊发表三篇论文,展现出非凡的科研天赋。1989年,他被东北师范大学推荐到南开大学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后成为葛墨林教授和杨振宁先生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1992年7月,他从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量子代数的q变形玻色子实现理论及其对杨—巴克斯特方程应用》被国际同行誉为该领域开创性研究之一。

工作经历
国内任教与研究:1987年硕士毕业后,孙昌璞留校任教。1988年7月,晋升为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讲师。1990年7月,破格晋升为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1992年12月,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他又破格晋升为东北师范大学教授。1994年,他兼任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1996年,孙昌璞调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2007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二级研究员。2012年7月,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2015年5月,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致力于推动该院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国外访问研究:1992年至1994年,孙昌璞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从事访问研究。期间,他在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的指导下深入探索量子物理前沿问题,完成的《宏观和经典极限下的量子测量模型》等论文迅速被《物理评论》收录,得到杨振宁的高度评价,称其为“非常优秀的年轻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孙昌璞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在量子代数与数学物理领域,他提出q变形玻色子概念,构造了杨—巴克斯特方程的新型解,揭示了其微观物理意义,相关论文单篇引用超300次,入选斯坦福大学SLAC数据库“数学物理领域最高被引论文”。在量子信息基础理论方面,他建立的退相干因子化模型揭示了量子临界环境对退相干效应的动力学敏感性,其预言的量子临界系统动力学不稳定性被德国马普研究所等国际团队实验证实。在量子调控技术方面,他提出基于诱导规范场的斯特恩—盖拉赫效应分离手征分子的物理方案,推动了纳米机械振子冷却、超导量子电路设计等实验进展。此外,他近年将研究拓展至复杂系统统计热力学,探索量子可靠性理论与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的结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重大交叉项目,推动基础研究与战略科技任务的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孙昌璞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他指导的研究生有6人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2006年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和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Director Fellowship。他10次被评为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优秀导师”。他还著有《经典杨 - 米尔斯场理论》《量子力学现代教程》等,连续讲授高等量子力学大课多年,并且担任人教社中学物理教材的总顾问,为物理学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交流:孙昌璞多次应邀讲学、担任国际会议的组委和国际顾问,作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积极推动中国理论物理界与国际同行的深度对话。他长期担任《中国科学》《物理评论》等顶尖期刊编委,通过各种平台持续促进学术交流,并在“量子力学诠释与量子技术”“可靠性工程中的科学问题”等前沿议题上开展跨学科探索。
社会任职:他担任过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量子光学学报》、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物理丛书》和《CO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的编委,英国《Journal of Physics A》、美国《Advance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和几个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还兼任第八届自然科学基金委全体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和吉林大学等学校的兼职教授、南开大学的特聘讲座教授以及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杰出访问教授。此外,他还是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

所获荣誉
孙昌璞获得过多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和荣誉称号。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等奖。他还获得了美国ISI“经典引文奖”,以及“全国先进工作者”“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孙昌璞在理论物理领域的卓越成就,为我国量子物理、数学物理和量子信息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科研生涯体现了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上一篇:万毅下一篇:万立骏
落马官员
战国时期军事奇才,兵家圣手
贵州省委原书记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越南老一辈革命家,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任主席
原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央政治局委员
原黑龙江省委书记
奥运会冠军
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北省委书记
山东省委书记
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河南省委书记
四川省委书记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中央委员,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
海南省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