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国栋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国栋
王国栋[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像 辽宁大连长海县人物
王国栋,1942年10月2日出生于辽宁大连,压力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6年王国栋从东北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鞍钢小型厂工作;1978年考取了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硕士研究生;1981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东北工学院任教;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1991年开始先后担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副主任、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国栋是材料学家、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被誉为“中国超级钢之父”,他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但并非长海县人。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早期经历
1942年10月2日,王国栋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50年,8岁的他随父母从大连迁往鞍山。在鞍山,他亲历了鞍山作为中国钢铁中心的辉煌时刻,鞍钢在全国范围内输出技术和人才,年幼的王国栋也由此被灌输了钢铁情结,对鞍钢的“大型”“无缝”“七高炉”充满敬仰。1958年,他首次为鞍钢的建设付出汗水,深刻体会到钢铁工业背后的艰辛和国家的需求。

1961年,在母亲的劝告下,王国栋选择了钢铁专业,进入东北工学院压力加工专业学习。五年的大学生活让他深入了解了钢铁的制造过程,从操作轧机到观察钢材组织,他逐渐领悟到钢铁的巨大与细微、粗壮和精密的统一。他还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书店丰富的资源,了解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对钢铁的魅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1966年9月,王国栋从东北工学院压力加工专业本科毕业。

工作与科研经历
鞍钢小型厂积累经验:1968年10月至1978年10月,王国栋在鞍钢小型厂担任技术员。这12年里,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深厚的积累,对国际钢铁工业发展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日后接受新知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期间,他为解决周期断面轧机的喂入问题,钻研俄文书籍,最终组织技术革新组攻克难题,使成材率大幅提升。
深造与高校任教:1978年10月,王国栋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压力加工专业学习,师从著名的轧钢专家张树堂教授。1981年12月,他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后经导师推荐,1981年12月至1991年10月,王国栋历任东北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他的研究课题涉及当时国际上热门而国内刚起步的板形问题。他积极参与合作,利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在钢铁企业开展调研和研究。1986年,他出版了第一部专著《板形控制和板形理论》,总结了这一时期的学习和工作成果,书中提出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至今仍被从事板形问题研究的学者使用。
推动技术创新与设备研发:1989年,王国栋回到宝钢,开始了对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解决了2050热连轧机厚规格卷取、2050和1580板形模拟分析优化等生产关键问题。同年,他承担了大型中厚板轧机的改造任务,成功在引进的二手精轧机上增设液压AGC系统,随后又新建了国内最大的强力型轧机,实现了中厚板轧机的自主集成和创新。他还带领团队自主创新,开发了350四辊热连轧机、450四辊热连轧机等大型轧机,实现了国产设备的突破。
担任重点实验室领导:1991年5月至2004年7月,王国栋担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实验室解决了诸多技术问题,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创新发展与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1998年,他参与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计划)“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开展了轧制过程中实现晶粒细化的基础研究。1999年9月,王国栋参与了在宝钢2050热连轧机上进行的细化SS400钢晶粒的实验,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工业连轧机上实现超级钢的轧制尝试。
当选院士后的持续贡献:2005年,王国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金属压力加工)。此后,他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带领团队在钢铁材料轧制理论、工艺、自动化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他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中试实验装备,用于钢铁生产的不同阶段,从熔炼到热轧、冷轧、退火等,提供了研发工具。实验室团队还致力于解决钢铁全流程的绿色化问题,研究了贫杂铁矿石的资源化利用、热轧过程的氧化行为预测与控制等技术。此外,王国栋带领团队进行了钢铁全流程的数字化研究,建立了信息物理系统,实现了多工序协调优化。

荣誉与成就
科研奖项:王国栋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还获得了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众多省部级奖项。2007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3年荣获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4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2年获得中国老科协奖的“突出贡献奖”。
学术任职:历任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轧制理论及新技术开发学术委员会主任,《轧钢》编委会主任,《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钢铁研究学报》等期刊的编委或顾问。
人才培养:截至2017年12月31日,王国栋培养的研究生中获得博士学位100人,硕士学位79人。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用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钢铁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活跃在冶金企业、高校等各个领域,成为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他荣誉: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辽宁省科技功勋奖、冶金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宝钢教育奖、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沈阳市劳动模范称号、沈阳市科技创新功勋科学家等荣誉称号。

王国栋院士长期致力于钢铁材料轧制领域的研究,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科研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钢铁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还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使我国在超级钢研发和生产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上一篇:毕福剑下一篇:刘鸿亮
中国第二大姓氏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国务院原副总理
湖北省委书记
纵横家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落马官员
开国上将
文化领域的开拓者
浙江省委原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河北省委书记
原吉林省委书记
中共中央原总书记
落马官员
美的集团创始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朝鲜第二代最高领导人
现代跳水技术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