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宸:热血报国的抗日英烈
孙铭宸(1894 年 —1933 年 2 月),别名孙耀祖,字光烈,号觐廷 ,1894 年出生于辽宁省。他为人忠诚正直,性格豪爽豁达。1917 年,孙铭宸从辽宁兴京(今新宾)县立二部师范学校毕业。自 1918 年起,他在兴京县担任小学校长长达十年,因办学成绩卓著深受乡民赞誉,获赠 “热心教育” 匾额。1928 年,孙铭宸出任清原县教育局学务委员;1930 年,又担任清原县县志调查员。
投笔从戎,组建抗日武装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事变当晚,孙铭宸的胞兄孙铭武与好友张显铭在沈阳亲眼目睹日军暴行。孙铭武与张显铭决心回籍抗日,张显铭放弃留学机会,孙铭武也表示 “我家有手枪 10 支,子弹万粒,不杀日寇,誓不为人”。孙铭武返乡后,向家人讲述事变经过,孙铭宸毅然放弃县志调查员一职,投身抗日,协助兄长组织武装力量。
1931 年 10 月 10 日,在孙铭宸、张显铭等人的努力及当地公安、警甲协助下,孙铭武于大苏河城隍庙血盟誓师,组建辽东血盟救国军,400 余名官兵立志将日寇赶出中国。此后,孙铭宸与张显铭前往兴京、柳河等地联络各界人士,救国军队伍不断壮大,对辽东日伪政权构成严重威胁。
1932 年初,救国军发展至千余人并完成整编。孙铭宸四处奔走筹款购枪,增强队伍实力,使救国军两次成功击退日伪 “围剿”,成为东北地区最早的抗日劲旅之一。然而,汉奸于芷山设下 “鸿门宴”,于 1932 年 1 月 19 日杀害孙铭武等 20 名谈判代表,孙铭宸因外出联络幸免于难。不久,孙铭宸的兄长孙铭久也壮烈牺牲。悲痛之下,孙铭宸率 500 余部众加入李春润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六路军,被委以第六旅旅长之职,继续抗击日寇。
浴血奋战,坚守抗日信念
1932 年 5 月,孙铭宸率第六旅七次攻打清原,奇袭日本守备队,破坏铁路设施,收编伪军,缴获大量武器,令日伪军闻风丧胆。同年 10 月 9 日,日军高波兵团进攻,因总司令唐聚五北撤,李春润部陷入孤立,孙铭宸旅更是孤军奋战。虽顽强抵抗三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被迫分散突围。1933 年初,孙铭宸前往北平向李春润汇报战况,表示要重整旗鼓。
在北平,孙铭宸受到抗日救国会等组织欢迎,张学良将军给予表彰并拨发武器。随后,东北义勇军第三军团组建,李春润任总司令,孙铭宸被任命为总参议兼第四梯队少将司令官。面对汉奸于芷山查封家产、迫害家人,孙铭宸毫不退缩,坚定表示 “国破家亡,有产何用,倘东北有光复之一日,讵患其没收耶!”
壮烈牺牲,英名永存
1933 年 1 月 29 日 - 2 月 8 日,李春润派 44 名义勇军骨干恢复抗日队伍,孙铭宸以前方督导官身份返回抗日前线。2 月 8 日,他化装成劳工乘船前往大连,却在大连港附近被日军水上警察逮捕。狱中,孙铭宸受尽酷刑,仍痛斥日军罪行,最终壮烈牺牲。其牺牲消息传至北平,义勇军将士悲痛万分,李春润为孙氏兄弟请求抚恤,并表示要继续完成抗日大业。
全国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为孙铭宸颁发烈士证书和光荣纪念证,褒扬他毁家纾难、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铭记这位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抗日英烈。
以上改写全面展现了孙铭宸的英勇事迹。如果你觉得在表述风格、内容详略上还有调整需求,欢迎随时和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