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祜禄·丰绅殷德[清][公元1775年-1810年,和珅之子]: 辽宁抚顺清原满族自治县 丰绅殷德(1775—1810年),钮祜禄氏,字天爵,号润圃,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大臣,乾隆帝宠臣和珅嫡子。 乾隆帝赐名丰绅殷德,迎娶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成为额驸,历任散秩大臣行走,调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嘉庆十五年(1810年),赏给公爵衔。卒于家中,时年三十六。 钮祜禄・丰绅殷德: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 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命运如波涛般跌宕起伏,前半生尽享荣华富贵,后半生却在风雨飘摇中艰难求生,他就是钮祜禄・丰绅殷德。丰绅殷德出生于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九日(1775 年 2 月 18 日),籍贯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出身于满洲正红旗的名门望族钮祜禄氏,更为关键的是,他是乾隆宠臣和珅的嫡子,这一身份,从一开始便为他的人生定下了非凡的基调。 出身贵胄,天赐良缘 政治婚姻 丰绅殷德与公主同年所生,出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十九日,比固伦和孝公主小半年月,丰绅殷德也与其父一样英俊美貌,乾隆也非常喜爱丰绅殷德,而且,丰绅殷德的名字就是乾隆帝所赐的。丰绅在满语中是福裕的意思,乾隆希望丰绅殷德能福裕长驻,好为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带来好运。 在和孝公主14岁那年,乾隆便把她许配给丰绅殷德为妻,从此,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两个人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丰绅殷德出生之际,其父和珅已然在仕途上崭露头角,深受乾隆帝宠信,官职一路飙升,权势日盛。和珅虽在后世以贪腐闻名,但不可否认,他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在丰绅殷德成长过程中,和珅为他延请名师,提供了当时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丰绅殷德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勤奋好学,不仅擅长书画,对诗文也有颇深的造诣,年少时便显露出不凡的气质与才学 。 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对于丰绅殷德而言,是命运转折的重要一年。这一年,他年仅 6 岁,乾隆帝偶然见到他,被其 “俊逸可喜” 的模样所吸引。彼时,和珅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深受乾隆倚重,加之乾隆帝对自己年仅 1 岁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宠爱有加。出于多重考量,乾隆帝亲自为和珅的儿子赐名 “丰绅殷德”,“丰绅” 在满语中有 “福禄”“福泽”“福祉” 之意,足见乾隆帝对这个孩子的喜爱与期许,同时,乾隆帝还将丰绅殷德指为十公主(即后来的固伦和孝公主)的额驸,定下了这门娃娃亲 。 固伦和孝公主性格刚毅,不同于一般的闺阁女子,她喜好骑射,能拉开十力弓,年少时常常女扮男装跟随乾隆帝外出狩猎,并且箭术高超,曾射中野鹿,这让乾隆帝大为欣喜,对她的赏赐极为丰厚。公主不仅性格爽朗,长相也酷似乾隆帝,因此在众多子女中,最得乾隆帝钟爱,乾隆帝甚至曾感慨道:“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 这份特殊的宠爱,也让丰绅殷德未来的驸马身份显得格外尊贵 。 风光无限,仕途顺遂 随着年龄的增长,丰绅殷德出落得愈发英俊潇洒,且才学出众,与固伦和孝公主可谓郎才女貌。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15 岁的丰绅殷德迎来了人生中的一大盛事 —— 与固伦和孝公主成婚。这场婚礼堪称豪华至极,轰动一时。乾隆帝出于对和孝公主的宠爱以及对和珅的宠信,在指婚时便破格赏赐丰绅殷德红绒结顶帽、双眼孔雀翎、金钱花褂。成婚时,更是超乎定例,给予二人丰厚的赏赐,还特赐丰绅殷德 “戴红宝石帽顶三眼花翎。金黄带。紫缰。服色与贝子同”。如此殊荣,在当时极为罕见,足见这场婚礼的规格之高 。 婚后,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感情甚笃,夫妻二人琴瑟和鸣,时常一同出游打猎,生活幸福美满。与此同时,丰绅殷德的仕途也一帆风顺。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七月,他受命在御前行走,十一月二十七日,十公主下嫁后,十二月,便被特许在紫禁城骑马,这是皇室给予大臣的特殊恩宠。次年正月,丰绅殷德兼任散秩大臣行走,此后官职一路升迁,乾隆五十九年(1794 年),他被擢升为正黄旗护军统领,乾隆六十年(1795 年),又兼任内务府大臣,成为朝廷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 嘉庆元年(1796 年),丰绅殷德总理行营事务,进一步展现出他在政务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乾隆帝的认可。嘉庆二年(1797 年),他被授予正白旗汉军统领,仍兼内务府大臣之职,同时监督崇文门税务,手握重要的财政大权。此时的丰绅殷德,凭借着驸马的身份以及自身的能力,在官场中平步青云,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尽享荣华富贵,可谓风光无限 。 盛极而衰,命运转折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悄然转动,幸福与荣耀的背后,危机正逐渐逼近。嘉庆四年(1799 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驾崩,这一事件成为了丰绅殷德命运的转折点。乾隆帝一去世,嘉庆帝便迅速展开行动,对和珅进行清算。王念孙等内外诸臣纷纷上疏,弹劾和珅二十条大罪,仅半个月时间,这些罪状便俱被坐实。嘉庆帝念及和珅曾任首辅,不忍将其公开处死于街市,最终赐其自尽 。 和珅的倒台,犹如一场巨大的风暴,瞬间席卷了整个家族,丰绅殷德也未能幸免。作为和珅的长子,他从高高在上的权臣之子、驸马爷,一夜之间沦为罪人之子,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嘉庆帝下旨将丰绅殷德圈禁在家,剥夺了他的大部分权力与财富。好在固伦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感情深厚,她多次向嘉庆帝求情,念及妹妹的情面,嘉庆帝最终决定网开一面,丰绅殷德得以留袭伯爵,但也只能在家闲住,不许外出滋事,实际上处于被软禁的状态 。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不久后,又发生了一件对丰绅殷德打击极大的事件。和珅生前曾私自收藏大量珍贵的正珠手串、正珠朝珠等违禁物品,这些物品被查出后,嘉庆帝大为震怒,下令对丰绅殷德进行讯问。丰绅殷德虽反复咬定不知实情,但此事还是让嘉庆帝对他心生不满,最终革去了他的伯爵爵位,只让他承袭祖上军功所得的三等轻车都尉之职。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如今已如梦幻泡影,支离破碎 。 家奴诬告,雪上加霜 经历了父亲的倒台和爵位的革除,丰绅殷德的生活已陷入困境,然而,命运似乎并未打算就此放过他,一场家奴诬告事件,让他的处境雪上加霜 。 奎福,原是公主府中的长史,因办事不力,且忤逆公主和额驸,在嘉庆七年(1802 年)被革职。此后,奎福多次请求回府当差,均遭到拒绝,心中遂对丰绅殷德怀恨在心。为了报复,嘉庆八年(1803 年)7 月,奎福向内务府告发丰绅殷德 “因其父和珅被赐死心怀不满,演习武艺,图谋不轨,欲害公主,私放利债,及国服内令侍妾生女” 等多项大罪 。 嘉庆帝得知此事后,极为重视,立即下令彻查。经过一番调查,最终证实奎福所告发的 “图谋不轨” 等罪名纯属诬告,奎福也因此被判斩监侯。然而,丰绅殷德在国服内(乾隆帝丧期)令侍妾生女这一罪名却坐实了。在封建王朝,国丧期间有严格的礼制规定,丰绅殷德的这一行为被视为 “丧心无耻” 之举,触犯了大忌。嘉庆帝龙颜大怒,下令将丰绅殷德革去公衔及所任职位,交慎刑司圈禁,之后又命其居家闭门思过 。 这一系列的打击,让丰绅殷德的身心遭受了极大的创伤。曾经的风光不再,如今的他不仅失去了权力和财富,还背负着沉重的罪名,饱受世人的指责与唾弃。在这种极度压抑的环境下,丰绅殷德开始对生活感到绝望,精神也逐渐萎靡。为了寻求解脱,他开始纵情声色,与方士、道士频繁接触,沉浸在虚幻的世界中,并自号 “天爵道人”,试图以此来逃避现实的残酷 。 离京戍边,中年早逝 在经历了几年的闭门思过后,丰绅殷德的生活似乎出现了一丝转机。嘉庆十一年(1806 年)四月,或许是出于对妹妹和孝公主的怜悯,又或许是看到丰绅殷德已无威胁,嘉庆帝决定对他网开一面,授予丰绅殷德头等侍卫、正白旗蒙古副都统之职。次年正月,又将他调任为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二月,赏给他伯爵衔 。 然而,此时的丰绅殷德身体与心理都已遭受了严重的创伤。多年来的压抑生活,加上纵情声色的放纵,让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不仅耳鸣重听,还患上了哮喘病、肺病,经常咳血。即便如此,丰绅殷德还是不得不拖着病弱的身躯,以散秩大臣之职,离京赴乌里雅苏台任职。乌里雅苏台地处边疆,环境恶劣,气候苦寒,对于身体本就虚弱的丰绅殷德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 嘉庆十五年(1810 年)二月,丰绅殷德因风寒病情加重,实在无法继续在边疆任职,他向嘉庆帝请求卸任回京医治。嘉庆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回到京城后,尽管丰绅殷德多方寻医问药,但病情却毫无起色,最终于五月十七日病故,年仅 36 岁。丰绅殷德与和孝公主曾育有一子,但不幸早夭,此后只留下两庶女。和孝公主后来过继一子,取名福恩,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之职 。 丰绅殷德死后,嘉庆帝念及他 “平日小心供职”,赏给他公爵衔,并派英和带侍卫十名前往祭奠。丰绅殷德的灵柩,由其堂兄丰绅宜绵护送至蓟州刘村和家新坟安葬。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驸马爷,最终以这样一种凄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充满戏剧性的一生 。 钮祜禄・丰绅殷德的一生,是大起大落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因父亲的权势和皇帝的恩宠,年少时尽享荣华富贵,仕途顺遂;却又因父亲的贪腐和倒台,陷入人生的低谷,饱受磨难。他与固伦和孝公主的爱情故事,虽曾令人羡慕,但最终也在命运的捉弄下,以悲剧收场。丰绅殷德的人生,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政治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与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