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桐(1928年-2003年12月12日),辽宁省抚顺市人。1945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辽沈战役、解放抚顺及武汉三镇等战役战斗。1949年入第四航空学校学习,是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其英雄事迹在中朝两国人民中间广为传诵。
赵宝桐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共击落美机7架、击伤2架,创造了志愿军飞行员个人战绩最高纪录,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两次荣立特等功,成为中国空军历史上的“空战之王”。他驾驶的米格—15战斗机,陈列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里,机身上喷着的9颗红星,极为闪耀。
# 赵宝桐:中国“空战之王”的传奇人生
赵宝桐(1928 - 2003年12月12日),汉族,籍贯辽宁省抚顺市。他毕业于第四航空学校,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空战之王” ,也是一级战斗英雄,其一生在军事航空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 抗美援朝战场的空中传奇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赵宝桐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3师7团飞行中队长、大队长、团长等职。1951年10月 - 1952年1月、1952年5月 - 1953年1月,空3师两度赴朝作战,共击落击伤敌机114架,涌现出王海、刘玉堤、赵宝桐等战斗英雄,毛主席曾写下“向空军第3师致祝贺”。
在1951年11月4日的首次空战中,赵宝桐所在部队接到敌情后升空迎敌。当发现敌机时,他随队投入战斗,因俯冲速度过快陷入敌机包围。但他凭借冷静与果敢,成功摆脱困境并抓住战机,击落两架F - 84敌机,取得2:0的开门红战绩 。
1951年12月2日,志愿军空军迎来与美军300架飞机的大空战,赵宝桐遭遇美军先进的F - 86“佩刀”式战斗机。面对强敌,他毫不畏惧,上下冲杀,接连击落两架“佩刀”,成为空3师击落该机型的第一人。然而,在战斗结束准备返航时,他遭到多架敌机攻击,飞机中弹失去操纵,最终跳伞逃生 。
在整个抗美援朝空战中,赵宝桐共击落美机7架、击伤2架,创造了志愿军飞行员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他所率中队击落击伤敌机17架、大队击落击伤敌机30架。赵宝桐因此荣立特等功两次,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空军两次为其记特等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三级红旗勋章。
## 从战场到建设:职业生涯的延续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赵宝桐继续在空军系统任职,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3师7团团长,空军第6航空学校训练团团长,空军第6航空学校司令部副参谋长,空军第3航空学校副校长,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等职 。2003年12月12日,赵宝桐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 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
赵宝桐与金凤相识于1952年。当时,金凤作为《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回国观礼的志愿军空军英雄赵宝桐。两人一见倾心,赵宝桐主动邀约,二人迅速坠入爱河并盟订终身。尽管金凤提出坚持独立工作、不当随军家属、希望获得充分信任等条件,赵宝桐都欣然接受 。
1953年8月5日,因赵宝桐即将赴苏联空军学院学习,二人举行了简朴婚礼。婚后不久,赵宝桐便踏上赴苏旅程,尽管长期分离,但二人感情愈发深厚。
然而,“文革”期间,金凤遭到迫害被关押,赵宝桐也受到牵连,在强大压力下被迫与金凤离婚并另组家庭。1973年金凤出狱后,得知真相的二人决心复婚。历经三年半的艰难奔走,在多方努力下,1976年12月26日,赵宝桐与前妻离婚,同一天,他与金凤恢复夫妻关系 。此后,赵宝桐调至北京空军司令部工作,结束了长达25年的两地分居生活。晚年,赵宝桐成为备受认可的根雕艺术家,当选全国根雕协会常务理事,与金凤携手迎接幸福人生。
赵宝桐驾驶过的编号25的米格 - 15战机,如今陈列在中国航空博物馆,机身上的7颗实心红五星和2颗空心红五星,永远铭记着他击落7架、击伤2架敌机的辉煌战绩,也见证着这位传奇英雄的非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