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仲和

六代医家传仁术
张仲和[公元1894年-1954年]+像 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物
六代医家传仁术 一生悬壶济苍生 —— 张仲和生平事迹
张仲和(1894—1954),名诩,字仲和,巨鹿镇西张庄村人,出身医学六代世家。作为巨鹿县四、五十年代颇具影响力的老中医,他在妇科病诊疗领域造诣非凡,凭借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的美誉,深受百姓敬仰与信赖 。
家学渊源,奠定根基
幼年时期,张仲和接受私塾教育,后于本村、邻村及临城县境内执教私塾数年。在此期间,他在伯父与父亲的悉心教导下,系统学习家传验方,并广泛研读中医典籍。家族世代行医的经验传承,加之自身对医学知识的刻苦钻研,为他日后的行医生涯筑牢了理论根基。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掌握了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与责任感。
乱世行医,救死扶伤
1937 年 “七七事变” 后,战争的阴霾与连年灾荒致使疫病横行。当时医疗资源极度匮乏,众多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命丧黄泉。目睹这一惨状,心怀医者仁心的张仲和毅然从镇内返回故里,正式开启行医生涯。凭借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与家传验方,他诊断精准,用药稳当,疗效显著,很快便声名远扬。每日慕名前来求医的患者络绎不绝,门诊量常达数十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的医术愈发精湛。例如,面对产后中暑患者,他大胆重用石膏等清热解暑药材;治疗产后痉症时,则以归芪大补气血扶正,辅以镇肝息风之剂,往往能使患者转危为安 。
德艺双馨,医者仁心
张仲和不仅医术高超,更以高尚的医德闻名乡里。无论患者贫富贵贱,他皆一视同仁。遇到雨雪天气,他会主动为患者提供衣物和雨具;若患者无法当日返家,便留其食宿;对于家境贫寒的患者,更是减免甚至免除医疗费用。隆尧县白家寨村青年庆文身患肺结核,病情危重且家境窘迫,因路途遥远就诊不便。张仲和不仅让他留宿家中,还时常提供饭食,并减免大部分药费,直至其病情好转。这份医者的慈悲与担当,让无数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团结同行,培育英才
1950 年,张仲和担任巨鹿县医疗协会主任一职。身居要职的他,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尊重同行。他常将患者介绍给在某领域有专长的医生,倡导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赢得了同行的广泛敬佩。在医学传承方面,他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徒弟,既要求徒弟在医术上精益求精,更注重医德培养,强调对待患者要心怀赤诚。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一批德才兼备的医务骨干脱颖而出,为巨鹿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鞠躬尽瘁,风范长存
数十年间,张仲和一心扑在救死扶伤的事业上,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挽救了众多危重生命。然而,长期的过度劳累使他积劳成疾。一次出诊途中,他乘坐牛车跋涉数十里,又遭遇大雨,最终导致下肢瘫痪。即便如此,患病期间仍有患者慕名前来求诊,直至离世前一天,他仍坚持为患者诊治。张仲和用一生践行了医者的使命与担当,他的仁心仁术、无私奉献,成为巨鹿医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医者不断前行。
上一篇:魏谟下一篇:邢立斌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晚清明将
原湖南省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国务院副总理
原重庆市委书记
苏联第3任最高领导人
革命烈士
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文物鉴定家
东源人物
第13任澳大利亚总理
澳大利亚政治家
宝安区人物
六代医家传仁术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
实业家,慈善家
北京大学校长
六代医家传仁术
埃及首任总统
陶瓷艺术家
特等战斗英雄
唐朝宰相
六代医家传仁术
开国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