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四虎[公元1926年-1954年,特等战斗英雄] 内蒙古自治区 乌兰察布丰镇市人物 刘四虎(1926~1954),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原绥远省丰镇(今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人。1946年4月参军,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战斗中勇敢顽强,3次立功,被评为“学习模范”、“爱民模范”。1948年2月29日在宜川战役攻取瓦子街东南高地战斗中,率领全班向国民党军阵地突击,连续攻占两座山头,战至只剩他一人,仍奋勇冲杀。战后被纵队评为“特等战斗英雄”。1949年1月又被誉为“英雄旗帜”。1950年9月,光荣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1954年4月15日,刘四虎在一次意外事件中不幸去世,年仅28岁。
刘四虎,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原绥远省丰镇),生前曾任晋绥野战军排长、第一野战军副连长。
1926年,刘四虎诞生在丰镇新营子曹碾湾村的贫困家庭。1946年4月,他投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三五八旅八团二营六连成为一名战士。同年冬天,部队从晋绥解放区调回陕北,承担起保卫中共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重任 。1947年3月初,国民党军整编第四十八旅进犯陇东西华池。刘四虎所在的第一纵队与其他部队组成陕甘宁野战集团军,3月4日包围西华池。六连攻打土围子时遭敌暗堡火力袭击,刘四虎腿部连中两弹,简单包扎后,他继续投入战斗,助力拿下土围子,为总攻胜利立下功劳。
1947年3月11日,胡宗南率14个整编旅进犯陕甘宁边区,3月18日,中共中央决定暂时撤离延安。刘四虎和几位伤员强烈要求出院,历经十多天寻找,终于归队,并参与了5月初攻打蟠龙的战斗。此战结束后,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随部队参与出击陇东、二打榆林和沙家店等多场内线战役,始终表现优异。
1948年2月,西北野战军围困宜川城内的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六师,主力部队在宜川以西的瓦子街设伏。2月29日10时,刘四虎带领突击班强攻二号高地,战斗中,多位战友伤亡,最后只剩他一人。敌军军官见势,逼迫士兵“抓活的”。虽一班战士赶来支援,但被敌人分割包围。在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刘四虎端起刺刀冲入敌群,连续刺倒7个敌人,身负11处重伤仍坚持战斗。为救一班班长,他又刺倒一名敌兵,因用力过猛栽倒,敌人用刺刀乱刺,所幸后续部队及时赶到消灭敌军。在刘四虎英雄事迹激励下,八团拿下二号阵地,将敌人赶下东南山,切断敌人退路,助力主力部队在瓦子街地区全歼敌军三万余人,包括敌中将军长刘戡。刘四虎在战斗后奇迹般获救。1948年6月初,三五八旅整训期间,刘四虎被纵队授予“拼刺英雄”称号,西北野战军授予他“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并发起向他学习的运动。8月初,野战军政治部向其家乡政府发报功书表彰他在宜瓦战役中的英勇表现。1949年初,伤愈后的刘四虎继续在原部队担任排长、连长,投身解放大西北的战斗,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连长。
然而,1954年4月15日,刘四虎在一次意外中不幸离世,年仅28岁。他一生三次立功,还曾被评为“学习模范”“爱兵模范”,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第一野战军“特等战斗英雄”,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其英勇事迹激励着无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