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佛安,一位在财政、审计及地方治理等多领域展现卓越才能的领导干部,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定的担当精神,在不同岗位上留下坚实有力的奋进足迹。从初入财政系统的青涩学子,到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再到执掌国家财政“大管家”的重任,蓝佛安的人生履历,宛如一部生动的奋斗史诗,镌刻着时代发展的烙印,也彰显着个人拼搏的价值。 蓝佛安于1962年6月出生,籍贯为广东惠东。他在学生时代便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与追求,1981年9月,蓝佛安踏入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金融系财政专业的大门,开启了系统学习财政专业知识的旅程。在大学的四年时光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专业养分,课堂上认真聆听教授们的讲解,课后广泛阅读各类财政金融领域的书籍、文献,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与实践调研,为日后投身财政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85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毕业后,蓝佛安进入财政部预算司,从基层的办事员、科员做起。在财政部预算司中央处工作的三年时间里,他专注于中央财政预算相关事务,每天与各类财政数据、预算方案打交道。这段经历让他对国家财政预算体系有了深入了解,从预算编制的流程、规范,到不同项目预算安排的考量因素,都在实践中烂熟于心。1988年,蓝佛安迎来了工作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他调往广东省财政厅,此后近30年的时间里,他在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耕细作,与广东财政事业紧密相连。 初到广东省财政厅,蓝佛安从预算处科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担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预算处副处长、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在预算处工作期间,他积极参与广东省财政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工作,结合广东经济发展特点与财政收支实际情况,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彼时广东经济发展迅猛,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但在资金分配、重点项目保障等方面也面临新挑战。蓝佛安深入调研各地市经济发展状况,参与制定差异化的财政支持政策,助力区域协调发展。1995年担任办公室主任后,他不仅要统筹协调厅内各项行政事务,还需处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事宜,在提升财政厅工作效率、优化对外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9年3月,蓝佛安迎来新的岗位历练,出任东莞市副市长。在东莞任职期间,他分管领域涉及经济发展、财政金融等多个方面。东莞作为制造业强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蓝佛安积极推动财政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研发领域倾斜,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东莞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他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积极作为,通过合理规划财政资金使用,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001年10月,蓝佛安重回广东省财政厅担任副厅长,再次投身到全省财政管理工作中。在担任副厅长的数年时间里,他协助厅长开展各项工作,深度参与广东财政体制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等重要事项。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与财政收支压力,他积极探索创新财政管理模式,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省级财政资金分配上,他秉持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优先保障民生领域、重点产业发展等关键支出,为广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财政支撑。例如,在教育领域,推动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在医疗卫生领域,支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2007年4月,蓝佛安的工作领域从财政转向审计,出任广东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并于次年3月开始担任党组书记、厅长,直至2015年3月。在审计厅任职期间,他大力推动审计工作改革创新,强化审计监督职能。一方面,完善审计工作制度与流程,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另一方面,拓展审计工作广度与深度,不仅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更注重资金使用效益与政策执行效果。通过开展一系列重大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为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保障经济健康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他还结合工作实践,深入研究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出版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一书,对推动审计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2015年3月,蓝佛安开启了新的地方主政生涯,出任广东省韶关市委书记。韶关作为广东的重要地级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蓝佛安到任后,深入调研韶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提出一系列发展思路与举措。在产业发展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在生态保护方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对韶关丰富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在民生改善方面,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投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16年1月,蓝佛安升任广东省副省长,职责范围进一步扩大,参与到全省更多领域的决策与管理工作中。在副省长任上,他继续围绕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积极履职,协调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实施,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2017年3月,蓝佛安离开广东,跨省份调任海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开启新的工作篇章。在海南工作期间,他致力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018年1月,他又兼任海南省监察委员会主任,进一步推动监察体制改革,整合监察力量,提升监察工作效能,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2021年4月,蓝佛安再次跨省份调任山西省委副书记,两个月后,担任山西省省长。在山西任职期间,面对山西经济结构调整、资源型经济转型等诸多挑战,他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培育力度,推动传统煤炭产业向绿色、智能、高效方向发展。同时,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来投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民生领域,持续加大投入,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2022年12月,蓝佛安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全面主持山西工作,带领山西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迈进,在产业转型、生态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年9月,蓝佛安的职业生涯迎来新的重要使命,他调任财政部党组书记,10月正式出任财政部部长。此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愈发关键。蓝佛安履职后,积极推动财政政策优化调整,围绕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目标,在财政收支管理、税收政策调整、债务风险防控等方面积极作为。例如,在202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通过合理安排赤字规模、加大政府债券发行力度等措施,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发展;在民生保障方面,持续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推动隐性债务显性化、高息债务低息化等工作,有效缓释债务风险,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财政环境。 从基层财政工作者逐步成长为国家财政领域的重要领导干部,蓝佛安凭借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与不懈奋斗精神,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他的人生历程,见证了我国财政事业的发展变迁,也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福祉、完善财政管理体系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广大干部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