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蓝亦农

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委

蓝亦农


蓝亦农,一位在战火纷飞中砥砺前行,于建设浪潮里积极奉献的革命先辈与领导干部。他以坚定的革命意志、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担当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为国家和人民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蓝亦农于1919年出生,籍贯为湖南茶陵。茶陵这片红色土地,孕育了无数革命志士,也为蓝亦农的成长提供了深厚的革命文化滋养。在年少时期,蓝亦农便目睹了国家的积弱和人民的苦难,心中早早埋下了革命的种子。1938年9月,年仅19岁的他毅然投身革命工作,迈出了为理想和信念奋斗的坚定步伐。同年12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将自己的命运与党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拼搏。

在抗日战争时期,蓝亦农在革命队伍中逐渐崭露头角。1940年起,他担任八路军总巡视团团员,深入各地了解情况,为部队建设和作战提供有力支持。1942年6月,他出任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警卫连指导员,在艰苦的环境中,带领警卫连战士们坚守岗位,保障总部机关的安全。在百团大战等一系列战斗中,蓝亦农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奋勇杀敌,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出色的指挥能力,立下赫赫战功,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表扬。此后,他在1945年5月起担任警卫2团党总支部书记,同年夏天任警卫2团政治处副主任,在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提升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解放战争时期,蓝亦农转战南北,参与了诸多重大战役。1945年10月,他担任热辽纵队(冀察热辽军区)第22旅67团政治处主任,在东北这片土地上,积极投入到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1947年11月,他任热辽纵队第23旅69团副政治委员,在战斗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48年8月至1951年1月,他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3师69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5军134师团政治委员。他参加了东北秋季、冬季攻势作战,在这些战役中,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优势,鼓舞士气,带领部队英勇作战,为东北战场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入关后,他又参与了平津战役,在这场决定华北命运的关键战役中,他和战友们并肩作战,为解放北平、天津等地立下汗马功劳。随后,南下参加衡宝战役、广西剿匪,在不同的战场上,蓝亦农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付出了巨大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蓝亦农继续在军队中发光发热。1951年,他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5军134师进驻广东花县、佛山、湛江,执行海防保卫任务,为守护祖国的南大门贡献力量。此后,他在部队中担任多个重要职务,职务的变迁见证着他为军队建设的持续付出。1953年,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134师副政治委员兼师政治部主任(至1954年6月),后任师政治委员。在朝鲜战场上,他率部参加了朝鲜西海岸抗登陆、平壤反空降作战及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等。面对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蓝亦农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带领部队与敌人浴血奋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为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尊严,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立下不朽功勋。1958年回国后,他继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134师任职。1957年至1960年,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军事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为日后承担更重要的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政治学院毕业后,蓝亦农在军队建设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1960年5月至1964年5月,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政治部主任,在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管理方面积极作为,推动部队不断发展进步。1962年,印度在中印边境挑起事端,非法侵入我国领土。我国在谈判失败后毅然发起自卫反击战,蓝亦农作为昌都地区分前线指挥所(即丁指)领导成员(指挥所由军长丁盛、副军长韦统泰、军副政委钟池、政治部主任兰亦农、昌都军分区司令员郄晋武组成),参与指挥部队反击入侵印军。在历时一个月的反击作战中,他带领军队英勇战斗,先后占领了6个印军侵略据点,取得了辉煌胜利,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战后他晋升为大校军衔。1964年5月至1967年7月,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副政治委员,1967年7月至1969年4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4军政治委员,在不同领导岗位上,他始终以身作则,关心战士,致力于提升部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1969年4月至1975年8月,蓝亦农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副书记。在此期间,国内局势复杂,社会动荡不安。“文化大革命”中,他参加三支两军工作,曾任重庆市革命委员会主任、昆明市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10月至1971年5月,他担任贵州省革命委员会党的领导核心小组—中共贵州省核心领导小组代组长,1971年5月至1973年9月,担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一书记、贵州省革命委员会主任,1969年10月还兼任贵州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一书记 。彼时的贵州,局势混乱,工农业生产基本停滞,社会秩序亟待恢复。蓝亦农到任后,采取雷霆手段制止民间团体的冲突,发挥政工方面的长处,劝解工人返回单位工作,学生返回校园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贵州的情况得到缓解,各方冲突缓和了不少,为稳定贵州局势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1973年8月至1980年7月,他却受到一些事件的牵连,被下放到工厂学习、劳动。即便身处困境,蓝亦农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从未有过丝毫抱怨和动摇。

1983年5月至1985年6月,蓝亦农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顾问,继续为军队建设贡献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他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作为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他在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的进程中积极建言献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努力。

原昆明军区顾问蓝亦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2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蓝亦农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和国家建设无私奉献的一生。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到和平建设时期的默默耕耘,他始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才能,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北京市委原书记
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委
中央政治局委员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省委原第一书记
辽宁省委原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委
中央委员,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何鸿燊的二太太
民主革命者
龙岗区人物
开国少将
辽宁省委原书记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
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委
原安徽军区第一政委
原贵州省军区第一政委
革命烈士
中国歌女、京剧旦角
开国少将、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李大钊的儿媳
开国大校
经济学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