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雨亭[公元1917年-2008年] 山西阳泉市平定县人物 赵雨亭(1917年1月31日—2008年4月23日),原名赵霆,山西平定县人。1937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平西、平定、武乡县委书记,太行二地委、晋中三地委宣传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汾阳地委副书记,运城、晋南、临汾地委书记、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纪委书记、省委副书记。1983年当选为山西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1986年任中共山西省顾委副主任,系中共八大代表。2008年4月23日凌晨2时1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太原逝世,享年92岁。 专著有《人生道路的抉择》《赵雨亭文选》《求索集》《赵雨亭文稿汇编》等。 赵雨亭:为革命与建设事业奉献终身的卓越先驱 赵雨亭,原名赵霆,1917年1月31日出生于山西平定上南茹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7岁入学,15岁进入平定中学,1935年考入北平中华中学高中部。求学期间,他广泛阅读进步书刊,积极投身抗日救国宣传,自此踏上革命征程。
1937年,赵雨亭在北平高级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七七事变”后,他毅然返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于昔阳皋落镇参加晋东抗日游击队,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调任平东县,先后任抗日自卫队指导员、区委组织委员、副书记、书记。1940年,他调任中共平西县委,担任县委组织部长、副书记、书记。1946年5月,任中共平定(路南)县委书记、独立团政委;1948年1月,任中共武乡县委书记,5月任中共太行二地委、晋中三地委宣传部长;1949年1月,任晋中区党委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书记,4月调任中共汾阳地委,任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党校校长 。
新中国成立后,赵雨亭在地方工作中成绩斐然。1951年9月至1965年6月,他先后担任中共运城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中共晋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中共山西省委委员。1965年6月,升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到监禁,被迫停止工作。1970年8月至1983年4月,他先后任中共雁北地委副书记、革委副主任、主任,中共临汾地委第一副书记、书记,地区革委会主任,山西省革委副主任、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长、省委常委、省纪检委书记、省委书记。1983年,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1986年5月,任中共山西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此外,他还曾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及中共山西省第一、二、三、四、五、六届党代会代表,山西省第一、五、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离休后,他依然发挥余热,担任山西省老年大学校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山西省老年学学会会长、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山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并著有《人生道路的抉择》《赵雨亭文选》《求索集》《赵雨亭文稿汇编》等作品。
赵雨亭的一生,是为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他英勇无畏。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暴行,他带领群众开展“红五月运动”,建立各类救亡组织,壮大抗日力量;在百团大战中,组织自卫队员配合主力部队作战;面对敌人“格子网”封锁,运用游击战术打击敌人 。解放战争时期,他贯彻中央策略,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战,领导土地改革,率领支前人员参与战役,解放平定县后积极重建家园 。
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同样表现出色。担任运城地委书记时,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推动经济恢复和生产发展;任职晋南地委书记期间,带领全区完成社会过渡,推进各项建设 。即便在“文革”遭受挫折,他仍坚守共产党人的气节。恢复工作后,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选拔干部、推动农村改革 。在政协和顾委工作期间,积极建言献策。离休后,他继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领导多个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委的认可 。
2008年4月23日凌晨2时10分,赵雨亭因病在太原逝世,享年92岁。他以坚定的信念、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与爱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