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辛安亭

新中国基础教育的奠基人
辛安亭
辛安亭[公元1904年-1988年,新中国基础教育的奠基人] 山西吕梁市离石区人物
辛安亭:教育征途上的燃灯者
辛安亭(1904—1988),字适然,山西离石人,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与通俗读物作家,被誉为普通教材编写的开路人、新中国基础教育的奠基人。他的一生,是扎根教育、笔耕不辍、无私奉献的一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寒门学子,立志科教兴国
1904 年,辛安亭出生于山西省离石县田家会镇沙会则村的贫寒农家。尽管家境困苦,12 岁时他仍获得求学机会,进入家乡小学读书。凭借出众的天资与刻苦精神,他顺利考入太原进山中学,1929 年中学毕业后,在祁县中学任教语文两年。1931 年,辛安亭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四年的北大求学生涯,民主科学的校风熏陶,抗日救国浪潮的激荡,坚定了他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高师的教诲、益友的帮助,加之自身勤奋,为他奠定了深厚的学识基础。五四运动后北大作为新文化思想发祥地的氛围,深刻影响了他教育观念与思想的形成,走科教兴国道路成为他一生的志向。
从北大毕业后,1935 年 9 月至 1937 年 12 月,辛安亭先后在山西太原师范、运城师范任教。任教期间,他因传播革命思想、支持学生抗日爱国运动,被国民党关押七十多天。残酷的现实让他清醒认识到,腐败的国民党无法领导抗日救国大业。1938 年初,辛安亭毅然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并于 1939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扎根延安,潜心教材编写
初到延安,辛安亭先在陕北公学学习,后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教材编审科。当时边区学校沿用的国统区课本知识陈旧、充斥封建思想,与如火如荼的抗日形势严重脱节。辛安亭深知教材革新的紧迫性,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全身心投入教材编写工作。在 1938 年到 1949 年的 11 年间,他笔耕不辍,编写了大量教科书与通俗读物。《边区民众读本》《干部文化课本》《新三字经》等作品,成为边区民众与干部喜爱的书籍。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他编辑出版了 40 多本书籍,其著作被全国六十多个图书馆收藏,在香港和台湾的图书馆也能检索到 40 本。在陕甘宁边区,辛安亭声名远扬,民间甚至流传着 “政府的林主席,编书的辛安亭” 的说法,他也因在教育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在延安文教大会上被评为教育模范工作者,荣获甲等奖。
随军接管,推进教育建设
解放战争胜利进程中,辛安亭随军参与西安、兰州等地的接管工作。在西安,他主持接管陕西师专、商专、艺专;1949 年 8 月抵达兰州后,任军管会文教处长,作为军代表进驻国立兰州大学。他明确宣布保护兰大师生员工与财产安全,支持辛树帜校长继续领导教务,迅速稳定了学校秩序,粉碎了部分人煽动教师外逃的阴谋,让兰大迎来新生。随后,辛安亭先后接到毛泽东主席签署的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委任状、周恩来总理签署的甘肃省人民政府文教厅厅长委任状,开始全面领导甘肃省文化教育工作。
1951 年 8 月,辛安亭调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主持工作),与社长、总编辑叶圣陶并肩合作,承担起新中国第一套统编中小学教材的编纂重任。两位教育界泰斗珠联璧合,历时五年,于 1956 年完成新中国第一套统编教材的编纂与出版。这套教材内容丰富先进,广受好评,为全国亿万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也为后续教材编写积累了宝贵经验,为科教兴国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辗转甘肃,坚守教育阵地
1961 年 12 月,因国家经济困难,辛安亭返回兰州,肩负起创办甘肃教育学院的重任。他担任书记兼院长,短短几年便将学院办得有声有色。然而,“文革” 期间,辛安亭遭受迫害,被当作走资派和反动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关进牛棚。1970 年恢复工作后,他先后在省教育厅中学编写组、兰州大学任职。粉碎 “四人帮” 后,辛安亭实际主持兰州大学工作,他大力整顿教学秩序,积极平反冤假错案。在他的努力下,兰州大学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在赴美留学研究生选拔考试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培养出三位全国 “状元”。
这一时期,辛安亭依旧笔耕不辍,从 1950 年到 1998 年,正式出版 26 本著作,发表二百余篇研究论文,内容涵盖教育、文史、教材建设等领域。《辛安亭论教育》《文言文读本》等作品,成为其代表作,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留下了宝贵财富。
晚年奉献,余热照亮教育
1982 年,受叶圣陶影响,78 岁的辛安亭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他充分发挥自身威望,担任金城联合大学首任董事长,奔走协调各方资源,创办了甘肃省历史上第一所民办大学。尽管金城联合大学存续时间不长,但在甘肃文化教育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
加入民进后,辛安亭虽身兼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甘肃省教育学会会长等众多职务,社会工作繁重,但仍积极参与民进活动。他平易近人、严以律己,始终保持着老一代共产党员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面对 “文革” 期间的不公待遇,他坚守原则;在生活中,他不愿麻烦他人;在工作中,他主动让贤,处处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1988 年 12 月 28 日,辛安亭因病逝世。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严谨治学、辛勤耕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科教兴国的理想。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以及光明磊落、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后人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以上内容全面展现了辛安亭的一生。若你希望对某部分内容进一步细化,或调整语言风格,欢迎随时告知。

上一篇:蔺相如下一篇:崔一生
开国中将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原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
原中央候补委员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
开国少将
经济学家
广州市政协原委员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原广东省政协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副主席
民国时期杰出女性
澳大利亚议会原纪录部长
宝安区人物
蒋介石之长子
实业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开拓者
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中国基础教育的奠基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财政部原副部长
开国少将
新中国基础教育的奠基人
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