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梁中玉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梁中玉
梁中玉[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山西吕梁市岚县人物
梁中玉,1918年出生于山西省岚县。年少时,父亲节衣缩食供其读书,15岁他从岚县普明高级小学毕业后,考入兴县中学。在校期间,他品学兼优,尤其在体育方面表现突出,田径、球类、武术样样精通,全校闻名。1936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继续供其上学,梁中玉只得回家务农。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家危亡之际,2月,梁中玉毅然加入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4月,他考入山西省国民兵军官教导团九团,9月,参加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一纵队,同年1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他开启了在人民军队中的光辉历程,先后担任排长、副连长、连长、参谋、作战股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作战处长、副师长、师长等职。

在抗日战争时期,梁中玉参与了百团大战以及太行山反扫荡等诸多艰苦卓绝的战斗。1940年,他因作战英勇,立下头等功;1941年,荣获模范干部称号。在残酷的战斗环境中,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解放战争时期,梁中玉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他先后参加了上党、同蒲、吕梁、晋南、陇海、平汉、渡河、渡海、粤桂等一系列重大战役。在这些战役中,他指挥有方,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军事智慧。1947年,他立下大功;1948年,在淮海战役南坪集阻击战中,他率部顽强阻击黄维兵团,因战功卓著,荣获战斗英雄称号。在淮海战役中,1948年11月23日,黄维率12兵团猛攻南坪集,企图打通蒙城到宿县的交通,以便策应李延年和刘汝明两个兵团收复宿县,打通津浦线,接应徐州的国民党重兵集团,而南坪集正是蒙城到宿县的必经之路。24日,黄维兵团先头部队18军渡过浍河,准备向宿县发展,此时他落入了中野的囊形口袋,而宿县已被华野6纵接防,中野开始全军包围黄维兵团。梁中玉所率部队在此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成功完成阻击任务,为战役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梁中玉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1950年,他随陈赓司令员奔赴越南,参加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者的高平谅山战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53年,他出席云南军区召开的营建劳模大会,受到表彰和奖励。1954年,作为全军选派的9位优秀师长之一,他前往苏联伏龙芝高等军事学院深造学习。回国后,他先后担任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等职,为提升部队战斗力,加强部队现代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961年,他参与指挥中缅边境堪界警卫作战,再次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1964年,梁中玉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此后,他还担任过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务。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他两次负伤,但始终坚守岗位,为巩固祖国边防,加强部队建设不懈努力。

梁中玉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坚定立场,与不良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林彪集团的迫害,身心遭受严重摧残,但即便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他依然忍辱负重,坚持工作,为维护边疆稳定、边界安全贡献力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支持改革开放,虽身体抱恙,仍心系军队建设,为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奉献了新的力量。

然而,长期的革命和战争生涯让梁中玉积劳成疾,身患多种严重疾病。1980年5月3日,他终因心肌梗塞,在四川省成都市不幸病逝,享年62岁。梁中玉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了全部心血,是当之无愧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将军。 
上一篇:王展下一篇:史景班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届政协主席
中共福建省委原书记
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江西省委原第一书记
十二届中央委员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少将
山东省委原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
澳大利亚政治家
越南老一辈革命家,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任主席
原东北局书记处书记
教育领域与心理学领域的杰出人物
革命征程中的多面英雄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作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心怀桑梓的实干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
门商界与政坛的杰出代表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原副主席
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香港航商总会总顾问
中国跆拳道运动员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山东省委原书记
首饰工匠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