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景班[公元1918年-200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山西吕梁市汾阳市人物 史景班(1918-2001年4月16日),山西省汾阳市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抗日战争时期,任决死第三纵队独立营营长,第七团参谋长,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分区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军分区参谋长。第四军分区参谋长。
史景班:烽火岁月铸忠魂,赤胆丹心写春秋 史景班,山西汾阳人,这位从三晋大地走出的杰出将领,用一生谱写了忠诚与奉献的壮丽篇章。1937年,他毅然投身革命洪流,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踏上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征程。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史景班历任山西晋城人民武装自卫总队总队长、营长、团参谋长、军分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他先后参与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林南战役等重大战役战斗,在枪林弹雨中磨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1939年“十二月事变”时,史景班不幸被捕,却凭借机智成功逃脱,继续投身抗日斗争。1941年秋,面对日军对太行山区的疯狂“扫荡”,时任八路军太行军区三分区参谋长的史景班,与副司令员刘昌义抓住战机,率部夜袭祁县。他们出其不意包围县城,经激烈战斗,不仅歼灭大量日伪军,还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有力缓解了部队物资匮乏的困境,成功为二分区解危,展现出果敢的军事谋略。
解放战争时期,史景班从旅参谋长逐步成长为军副参谋长,他的足迹遍布上党、平汉、陇海等战役,还参与了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和进军大西南等重大战略行动。1947年1月,在鱼台县杨庄战役后,面对紧急转移和伤员运送难题,史景班带头抬担架,带领干部战士冒着大雪将150名伤员安全转移。同年8月,他所在部队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全家寨、张家店等战斗中屡立战功。1949年渡江战役时,身为二野十一军三十二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的史景班,在部队渡江受阻时,果断指挥反击,组织火力压制敌舰,成功掩护部队强渡长江,随后率部追歼逃敌,战果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史景班积极响应组织安排,脱下军装担任四川省万县专区专员,投身地方建设。他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完成征粮剿匪、政权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为地方稳定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史景班主动请战,重新穿上军装担任十一军三十三师政委。部队入朝后,他率部参与夏季反击战,歼敌十二万余人,有力推动停战协定签署。1954年回国时,他荣获朝鲜政府授予的二级国旗勋章。此后,史景班在部队担任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等职务,还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昆明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倾尽全力,并于1961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同时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在史景班的女儿们心中,父亲不仅是战功赫赫的将军,更是温暖的精神支柱。战争年代,史景班与战友、老区乡亲结下深厚情谊,这份情谊在特殊时期仍守护着他的家人。大女儿曾被托付给山西平顺县虹霓村村民抚养,当地村民历经三代人接力寻找,最终在2008年与史家取得联系,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正是史景班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生动写照。
2001年4月16日,史景班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3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投身抗日救亡到参与解放战争,从建设地方到保家卫国,史景班始终坚守初心,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用忠诚和热血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人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