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浚,男,汉族,1935年7月29日出生,山西省孝义市人,人机与环境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9年,王浚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58年—1978年,担任北京航空学院室主任;2001年,王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浚人物事迹
王浚于1935年7月29日出生,籍贯山西省孝义市。1954年7月至1959年7月,他在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注于飞机设计专业的学习。
毕业后,王浚的职业生涯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紧密相连。1958年11月至1978年6月,他担任北京航空学院室主任;1978年7月至1986年7月,任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室主任;1986年7月至1992年11月,继续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工作。凭借在专业领域的卓越成就,2001年,王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信息,王浚主持完成二十余项大中型重点环境模拟设施和空气制冷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工作,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他先后承担20多项国家大型国防及民用科研项目。王浚所著学术专著《环境模拟技术》,成功构建起“环境模拟技术”这一综合性边缘技术的理论体系 。
在科技奖励方面,王浚收获颇丰。他的项目“大流量双路热动力试验台研制”于2004年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专著《环境模拟技术》在1998年获得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高温大流量试验台研制”于1997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新型压缩机研究”在1993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吸附干燥物质的一种新再生方法”于1991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高低温环境试验室”在1990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混合工质(空气+水)制冷技术理论研究”于1990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环境模拟大型空气制冷设备研制”在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据2020年3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显示,王浚出版了三部由国家甲级出版社发行的学术专著。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领域,王浚成果显著。截至2020年3月,经他指导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超70名,博士研究生达50多名,还有11名博士后顺利完成研究工作 。
王浚积极投身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2016年4月22日,北航第十届大型飞机高级人才培训班开班,他为学员带来主题为“人机与环境工程科学”的专题报告 。2018年11月22日 - 23日,王浚受邀访问山西省孝义中学、汾阳中学,以《航空器及其发展》为题,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向师生详细介绍航空航天器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及未来研究方向。
荣誉表彰
2001年,王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2年,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社会任职
王浚在多个重要学术和专业领域兼任要职,他是中国航空学会高级专家、中国航空学会机载机电与人机环分会名誉主任、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高级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协主席、航天推进剂制备及输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973”项目专家组长等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评价王浚院士为中国著名的人机与环境工程专家,是中国人机与环境工程领域唯一的院士,为中国国防建设和环境技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认为,王浚教授在中国环境模拟工程建设,以及环境技术、新型无氟混合工质制冷技术、空气制冷技术、低温技术发展等方面贡献卓越,其技术在中国环模设施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对推动环模技术发展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