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冀朝铸

杰出的外交家
冀朝铸
冀朝铸[公元1929年-2020年]+像 山西吕梁市汾阳市人物
冀朝铸:跨越山海的外交传奇
冀朝铸(1929年7月-2020年4月29日),生于山西吕梁汾阳,这位在世界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中国杰出外交家,以“中国红墙第一翻译”的美誉,书写了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篇章。他早年赴美留学,虽从哈佛大学中途退学,却在外交领域成就斐然,代表作《The Man on Mao’s Right》(《毛的得力助手》)更是记录了特殊时代的风云变幻。

1938年,年仅九岁的冀朝铸为躲避日本侵华战火,随父母远赴纽约。在异国他乡,他进入私立学校学习,先后就读于纽约城乡学校、霍莱斯·曼一林肯中学。求学期间,革命思想在他心中悄然萌芽。高中毕业后,他向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三所顶尖大学递交申请,并于1948年顺利被哈佛大学录取。然而,大学二年级时朝鲜战争爆发,冀朝铸毅然中断学业,这份抉择展现出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彼时,他在中学年刊里创作的自画像颇具深意:半身西装搭配帝国大厦,半身袈裟映衬佛教古塔,而脸庞与内心却全然属于中国,这幅画正是他身份认同与精神归属的生动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冀朝铸追随父兄脚步,冲破重重阻碍归国。1950年10月,他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次年5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随后,他投身抗美援朝战场,在开城谈判中表现卓越,赢得中朝两国表彰。1952 - 1954年间,他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翻译、出席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翻译,自此开启辉煌的外交翻译生涯。

回国进入外交部工作后,冀朝铸深度参与诸多重大外交事件。从“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到中美建交谈判、尼克松1972年访华以及“上海公报”谈判,他始终身处外交一线,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1973 - 1996年间,他在外交岗位上不断深耕,先后担任驻美联络处参赞、外交部国际司与美大司副司长、驻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驻斐济等国特命全权大使、驻英国特命全权大使,直至升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卸任外交职务后,1996 - 2005年,他还担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

在中美关系史上的关键节点,冀朝铸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冀朝铸亲历会谈全程。基辛格初见周恩来时的紧张,以及双方关于中国“神秘与否”的对话,都经他的翻译精准传递。最终,中美就尼克松访华达成一致,震惊世界的外交声明得以发布。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飞机降落北京机场,冀朝铸见证了尼克松与周恩来跨越25年隔阂的历史性握手。尼克松访华期间,毛泽东与周恩来的会见,冀朝铸均担任翻译,此次访问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而他无疑是这段历史的重要推动者与见证者。

回顾人生,冀朝铸年少时目睹日寇暴行,立下读书报国之志。在美国求学时,他勤奋刻苦,广泛涉猎文学、历史等领域,一本《战争与和平》,他精读一月并撰写10万字读书笔记。谈及翻译工作,他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会议现场翻译与发言者仅0.1秒的时间差,要求翻译必须思维敏捷、知识渊博。为此,他每日坚持阅读英文报刊,随时记录新词汇,以持续学习保持专业水准。

2008年,冀朝铸的英文回忆录《毛的得力助手》出版,书中从哈佛校园到天安门广场的生涯回顾,为世人了解中国外交史提供了独特视角。美国著名评论家福克斯·巴特菲尔德曾惊叹,美国政府难寻如冀朝铸般优秀的翻译人才。2020年4月29日,冀朝铸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他的一生,是跨越山海的奋斗历程,更是为新中国外交事业无私奉献的壮丽史诗,其功绩与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国外交的历史长卷之上。 
上一篇:魏思文下一篇:冀贡泉
中共云南省委原书记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重庆市委书记
山东省委原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届国医大师
澳大利亚已故前总理
杰出的外交家
山西省委原书记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澳门赌王、慈善家
原黑龙江省委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作家
北京大学校长
武汉市中心医院原眼科医生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杰出的外交家
清末秀才。法学家
革命英雄
杰出的外交家
清末秀才。法学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