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董大酉

建筑工程师
董大酉
董大酉(899~97)[公元1899年-1973年] 上海市杨浦区人物
董大酉(1899~1973),浙江杭州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同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科学习,获硕士学位。192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美术考古研究院读研究生,1927年毕业,同年在美国莫菲建筑师事务所工作。1928年回国后,曾开办董大酉建筑师事务所。1934年起历任上海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建筑顾问,广东省政府建筑顾问,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计划处处长、主任建筑师。1951年起历任西北公营永茂建筑公司、西北建筑设计公司、西北建筑工程管理局、北京公用建筑设计院、城市建设部民用建筑设计院、天津民用建筑设计院、浙江省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1964年直至去世任杭州市建设局顾问工程师。是中国最早的工程师学会会员。曾任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等。毕生致力于建筑设计工作,创作了一系列雄伟壮观的建筑作品,如:上海市政府大厦、上海市博物馆、南京无名英雄墓、纪念塔(中山陵园)、天津干部俱乐部等。主要论文有:《中国艺术》、《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大上海发展计划》等。
董大酉于192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同年,他前往美国留学,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建筑科学习。1924年,董大酉顺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1925年又取得硕士学位。同年,他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术考古研究院攻读研究生,1927年完成学业。同年,董大酉在美国莫菲建筑师事务所工作。1928年,他回到中国,在上海庄俊建筑师事务所助力建筑设计工作。1929年,董大酉与美国建筑师菲利普共同开办事务所。

1930年,董大酉出任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顾问,同时兼任建筑师办事处的主任建筑师,还在此期间创办了董大酉建筑师事务所。1934年,他担任上海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的建筑顾问;1937年,成为广东省政府的建筑顾问;1947年,担任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任计划处处长以及主任建筑师。1951年,董大酉任职西北公营永茂建筑公司总工程师;1952年,转任西北建筑设计公司总工程师;1954年,成为西北建筑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1955年,前往北京公用建筑设计院担任总工程师;1956年,任职城市建设部民用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1957年,出任天津民用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1963年,担任浙江省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1964年起,担任杭州市建设局顾问工程师。

董大酉是中国最早的工程师学会会员之一,在1929年至1938年间,连续担任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1956年,他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同时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北京分会副理事长以及学术委员会主任。

自毕业后,董大酉全身心投入建筑设计领域,完成了众多意义重大的建筑设计项目。他的设计成果广泛分布于上海、南京、西安、天津等城市。1929年,董大酉拟定了上海市行政区规划,并设计了原上海市政府大厦、市政府各局办公楼,以及上海市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大厦(即现今的上海铁路局大厦)。在1931年至1934年期间,他的设计作品包括上海市立医院、上海市博物馆、上海市图书馆、上海无名英雄墓、上海市运动场(现今的上海江湾体育场,1983年曾作为五届全运会的举办场地)、上海市体育馆(现今的江湾体育馆)、上海市游泳池、上海市政建银行、上海市卫生试验所、上海市中心的孙中山铜像,以及南京无名英雄墓、纪念塔(位于中山陵园)、南京原国立中央警官学校、原国立中央地政学院、邮政储金局职工宿舍南京两区(82宅)、上海两区、青岛大学科学馆、南京建业邨住宅区、镇江江苏省立医政学院等。

1935年至1940年间,董大酉的主要设计作品有上海中国航空协会及陈列馆、中国工程师学会材料试验馆、棉纺织染实验馆、原新中国建设学会、上海市中心区道路管理处、小学校、职工宿舍、老西门纪念塔、文庙图书馆、上海大华大学教学楼及两幢宿舍(现今的华东师范大学部分建筑)、上海美联实业公司厂房、上海新邨住宅、上海震旦东路住宅、康平路花园住宅、吴兴路花园住宅、武康路三层住宅、绍兴路三层公寓楼、南京国立中央通讯社大楼、湖北省政府、湖北省运动场、广东省政府、广东省银行大厦(设计已完成,但因“八一三”事件未能实际建造)等。1951年至1953年间,他设计了西安市新城广场改建规划,以及西北体育场、第四军医大学及附属医院、西安师范学院、西安政治干校、西安制革厂、西安人民面粉厂等建筑。1958年,董大酉设计了天津干部俱乐部,其中的剧场是中国较早应用建筑声学设计的案例。

人物著作
董大酉撰写了不少著作和论文,其中包括《中国艺术》(发表于192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刊)、《建筑记事》(刊载于1936年《天下杂志》)、《大上海发展计划》(发表于1936年《远东杂志》)、《六角形观众厅的音质设计》和《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分别刊登于1961年《建筑学报》第3期和第10期)。此外,他还有多篇遗著尚未发表,例如《现代建筑》《建筑美》《观众厅设计中应用建筑声学之初步经验》等。 

人物评价
在建筑设计工作中,董大酉善于汲取国外建筑艺术的精华,并巧妙地将其与中国传统风格相融合,从而创作出一系列宏伟壮观的建筑作品。晚年时期,董大酉专注于建筑理论以及哲学和美学的研究。他运用唯物辩证法对中外各个时期的建筑进行深入分析,在建筑艺术和建筑现代化方面形成了独特且深刻的见解,并以此指导建筑实践活动。董大酉的贡献为中国近代建筑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上一篇:徐光启下一篇:叶可明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
磁县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朝词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国上将
演员、制片人、主持人
明嘉靖时诗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董事长
中国古代十大画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
开国中将
开国少将
第13任澳大利亚总理
中国历史学家
中华民国政治家
北京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建筑工程师
中国空军史上首批飞行员,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抗日英烈
阳江师范学校原校长
革命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中将
开国上将
近代镇压革命者
著名的皮肤病学家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浦东三杰
建筑工程师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