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叶可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可明
叶可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像 上海市金山区人物
叶可明(1937年3月28日-2021年10月5日),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区,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教育背景
- 1951年至1956年,叶可明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学习,以大学专科学历毕业。当时祖国建设急需土木工程人才,叶可明抓住机会,在这所学校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 1956年毕业后,他进入同济大学建工系进修,并在同济大学建工系钢木结构教研组进修、函授工民建专业学习。1962年,叶可明毕业于同济大学函授部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通过业余时间学习获得了同济大学的毕业文凭。

职业生涯
- 1957年1月至1977年1月,叶可明担任上海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副副总工程师,在基层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 1977年1月至1978年1月,他担任中国援阿尔巴尼亚冶金专家土建组组长,为国际援助项目贡献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1979年1月至1981年1月,叶可明担任宝钢建筑工程建工分指挥部技术处处长,参与了宝钢这一重大工程的建设,负责技术方面的领导和管理工作。
- 1981年1月至1987年1月,他先后担任上海市建五、八公司副经理、经理,在公司管理和工程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 1987年1月至1994年1月,叶可明担任上海建筑工程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开始在更宏观的层面参与建筑工程行业的技术管理和指导工作。
- 1994年1月至1998年1月,他担任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副总裁,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拓展等重要工作。
- 1998年1月起,叶可明担任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董事、高级工程师,并继续担任总工程师一职,为上海建工集团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2009年12月18日,苏州科技学院叶可明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叶可明担任苏州科技学院的兼职教授,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叶可明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取得了10余项国际与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他提出了广泛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升板机提模提脚手体系,实现了350米高度自升式模板工艺;提出了上海软土地基中分地区、级别的支护原则,实现了20米深坑复合支护技术及10米深坑无支撑支护技术;完善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管理,实现了24000立方米混凝土一次浇灌;提出了商品泵送混凝土双掺技术与级配优化技术路线,实现了350米高度混凝土一次泵送到顶;提出了大型构件组合吊装、整体提升及现场工业化技术路线,实现了高空特重构件简化施工。
工程实践:叶可明直接参与并指挥的工程近百个,主持、审定的项目数以千计。在南浦大桥建设中,他提出向混凝土内掺添加剂以延缓凝固时间的方法,解决了高空浇灌混凝土大梁的难题,该方法也应用于后续的杨浦大桥、徐浦大桥施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独特斜撑结构造型施工难度极大,他提出的可行性方案使其得以成功建设,尤其是提升450吨天线到468米高空的攻关,他作为现场技术总负责,经过上千次模拟测试,形成整体提升方案,并在提升前夜应对强风挑战,确保天线安全提升到位。在金茂大厦基础施工中,他针对上海软土地基特点,提出化整为零、分而治之的方法,取代了国外专家的土锚杆方法,节省了费用,缩短了工期。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建设中,他巧妙解决了向外倾斜大柱的支撑难题,保证了建筑外观美观,提高了施工速度。
学术贡献:叶可明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如《南浦大桥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实例应用手册1》《结构施工——上海高层超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等,为建筑施工领域的技术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荣誉与奖项
- 1993年,南浦大桥施工工艺与设备成套技术研究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1995年,杨浦大桥施工工艺及设备研究和应用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南浦大桥建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1996年,上海广播电视塔施工工艺与设备研究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叶可明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功臣。
-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建筑施工领域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此外,他还获得过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科技明星、2006年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20周年“杰出贡献人物”等称号。

叶可明院士一生致力于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他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不断攻克建筑界的重大难题,为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不仅提升了中国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也为世界建筑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21年10月5日20时45分,叶可明因病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4岁,但他的成就和精神永远铭记在中国建筑史上。
上一篇:董大酉下一篇:侯光炯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中共河北省委原书记
开国上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元代余姚州判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的军事家
明朝开国功臣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中国画家
清代著名华侨领袖“吉隆坡之父”
原国务委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北省委原书记
山西省委原书记
海天国际控股董事长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现代漆艺开拓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原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山东省委原书记
京剧荀派艺术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山东省委原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科次女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预警机之父
南朝文字训诂学家
明朝著名书法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共枫泾区委书记、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