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冯斗斗

公元1933年-1945年

冯斗斗公元1933年-1945年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冯斗斗,1933年出生于山西省繁峙县西南五台山脚下的二茄兰村一个忠厚的农民家庭。冯斗斗9岁时入本村抗日民族小学读书,学习勤奋,成绩优秀。他性情直爽,爱憎分明,老师器重,同学信任。在他懂事时,正是祖国满身疮痍、遍地抗日烽火的时候。他的姐姐冯青云是共产党员,本村妇救会主任。当时的六区妇救会主任赵明升(1942年牺牲)经常来往于他家,彼此相处十分亲热。赵明升常给冯斗斗讲革命斗争故事,还教他唱抗日歌曲。冯斗斗也常说:“我要向姐姐们学习,长大参加八路军,狠狠打鬼子。”

冯斗斗从小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影响,幼小的心灵不断萌发进步思想,稚嫩的脸上常带几分刚毅与自信。12岁那年,他便担任了本村儿童团团长。星期天,放学后,他总是和同伴们手持红缨枪,在路口村旁站岗、放哨,盘查来往行人,或去送信传话。一次,有个陌生的货郎来到村口,他机警地用红缨枪拦住去路,不让进村,直到查明问清为止,那认真劲俨然是革命战士在执行任务。

冯斗斗的家乡二茄兰村,是繁峙县最早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地方之一。1939年建立了党、政组织(1939年4月—1940年8月为八区区政府所在地,其后为六区区政府所在地)。繁峙沦陷后,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军分区抗日青年支队等主力部队经常到岩头据点袭击敌人,多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计划,致使日伪龟缩在据点里,不敢轻举妄动。二茄兰村在晋察冀边区革0据地的名声大震,同时也就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心头之患,伺机报复。

1945年2月27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汉奸陈昌在密报我六区干部在二茄兰开会,盘踞在岩头据点的日伪军便纠集离二茄兰村较近的五台山据点里的日军,分两路向二茄兰村扑来。这天夜里,寒风刺骨,星月惨淡,鹅毛大雪飘飘扬扬。20多个日军和30多个伪军踩着二寸多厚的积雪,鬼鬼祟祟,凌晨3点多钟窜到二茄兰。他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把个小山村团团围住。

敌人包围了村庄后,在汉奸的带领下,挨门逐户进行搜查,架起机枪疯狂扫射。熟睡中的人们被惊醒了。为了保护我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同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有的用草刀,有的用锹镢等农具向敌人回击,有两个伪军被打伤。敌人气急败坏,对我干部群众进行惨无人道的大-。敌人抓住13岁的儿童团团长冯斗斗,逼问区里的干部藏在哪里,武器放在什么地方。冯斗斗厉声回答:“不知道!”敌人用枪指着他的太阳穴威胁道:“小孩,不说实话,枪毙地!”冯斗斗坚定地回答:“枪毙也不知道!”敌人再三毒打,得到的回答仍然是“不知道!”

敌人一看,硬的不行,就用软的。一个日军军官抓了一把糖果塞到冯斗斗手里,说:“小孩地好,说出来糖地大大地有!”勇敢的冯斗斗抓住糖果,顺手向敌人脸上摔去。日军军官气得暴跳如雷,吼道:“小八路,死啦死啦地!”冯斗斗又捡起一块石头,狠狠地向那个家伙砸去。鬼子揉了揉受伤的腿,穷凶极恶地嘶叫一声:“八格,死啦死啦地!”“嗖”地一声拔出刺刀向冯斗斗的胸膛刺去……。我们的抗日小英雄倒在原本洁白如银的大地上。

冯斗斗牺牲的消息传开后,六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悲愤万分。特别在学校师生中群情激愤,反响极大,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唱英雄,学英雄,立志报国,慰藉忠魂。

不久,六区的党、政组织得以恢复,领导和组织人民更加有力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汉奸陈昌在被我政府镇压,民心大快。

1946年,繁峙县委、县政府追认冯斗斗为革命烈士,英名镌刻在“晋察冀边区繁峙县抗日战争英勇烈士纪念塔”上,千古流芳,永载史册。



  同年(公元1933年)出生的名人:杜凤瑞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高钦下一篇:程仲一
中国空军史上首批飞行员,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南朝梁高凉郡太守、冼夫人之夫
海南省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内地一级男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家乡建设的奉献者
公元1915年-1995年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公元1922年-1944年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繁峙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公元1922年-1995年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繁峙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公元1921年-2015年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公元1912年-1968年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公元1917年-1996年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繁峙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繁峙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公元1933年-1945年
山西忻州市繁峙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