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徐一清

公元1904年-1947年

徐一清公元1904年-1947年 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人物

徐一清,字子澄,山西五台县大建安村人。1904年公派留日,入日本宏文师范学习管理之法。在日期间,接受革命思想,成为早期的同盟会员。1907年学成回国,依其所学先后参与创办晋阳中学堂和模范小学堂,并出任山西大学堂斋务长。太原光复后,徐一清组织学生军协助起义军维持新南门四牌楼一带的社会治安。后出任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兼大汉银行行长,负责为新成立的军政府筹措急需的经费。

1912年4月,阎锡山返省就任山西都督后,徐一清先任山西审计处长,继任陆军粮服总局局长。1917年,经过第一次扩军,晋军扩大到两万余人。粮服局原设的织布厂、军鞋厂、军服厂因规模较小,应付不了急速增加的军需品供应的需要。鉴于扩大军用品生产所需资金一时不能解决,他独辟蹊径,引进竞争机制,采取投标的办法,把一部分军需品的生产包给商人承办。商人承包下来后,再转手分包给附近的农妇。农妇每纳一双鞋底可赚一角银洋,承包商亦可赚一角银洋。这样做的结果,既有效地解决了军队扩充和供应不足的矛盾,又搞活了经济。徐一清首创的这种承包制,随着晋军的不断扩充,一直延续到二三十年代。

1919年1月1日,山西省银行成立。是年冬,徐一清以陆军粮服总局局长兼任山西省银行经理。由此开始,主持山西省银行一直到中原大战结束,长达11年。山西省银行实行董监事制度,行内组织机构健全,太原设总管理处,并设太原分行对外营业,同时在省内主要县城和地区设立分行和办事处。以后随着业务的扩大,又在天津、上海、汉口、北京、石家庄、保定、归绥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到1929年,分支机构达四十余处。由于有政府力量的支持,山西省银行的各项业务在徐一清任经理期间迅速发展起来,一跃成为山西金融业的“龙头”。据统计,当时山西银行业的总资本额为三百余万元,山西省银行一家即达到240万元,占到总额的80%;特别存款一万余元,全部为省银行吸收;往来存款一百三十余万元,省银行吸收了八十三万余元,占到60%以上;信用放款总额六百七十六万余元,其中有五百九十五万余元记在省银行的名下。

在主持山西省银行初见成效后,徐一清向主政的阎锡山提议:“银行应该扶植地方办实业,以改变地方面貌。”因而促成了一系列有利于实业发展政策的 。与此同时,徐一清身体力行,投资实业。1919年,与人合资,在榆次县城北创办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五年的筹建,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于1924年开工投产,采用机器纺纱。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开工之初,技术尚属幼稚,但是因原料可以在山西本地采购,产品在山西本地销售,也没有外货的倾销、同业的竞争,所以事业蒸蒸日上。到1928年,利润较开工之初翻了一番。1929年秋,股本总额扩充至400万元,建第二厂于第一厂之南侧,增添细纱机二万锭。1934年增设布厂,购置普通织机180台,以及自动织布机300台。同年,晋华纱厂的设备细纱机纺41744锭,股线机纺725锭,织毯机4部,织布机480台。成为当之无愧的山西纺织第一厂,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

1928年,徐一清倡议集股,兴办晋生染织厂于太原城内晋生路。1934年,又以晋华纱厂的名义,租办祁县益晋电气织染厂,易名为晋华祁县染织厂,设董事会,自任董事长。1935年,晋华祁县染织厂与晋生染织厂订立产销合同,形成一条龙生产。同时,于太原设立晋华纺纱厂、晋生织染厂、晋华祁县染织厂三厂总管理处,由他总负其责,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具有了工业“托拉斯”性质。除投资纺织印染业外,徐一清还涉足电灯、造纸等行业,先后主办新记电灯公司和晋恒造纸厂,并卓有成效,成为山西实业界的佼佼者。抗战期间,徐一清举家避居西安,抗战胜利后返并,1947年病逝于太原,终年79岁。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李冠洋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张树帜下一篇:张杨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衢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画家
秦朝著名方士
原黑龙江省委书记
抗美援朝老军医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山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
淞沪警察厅厅长
原湖南省委书记
中华全国总工会原主席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晚清大臣、学者
十大元帅,共和国36位军事家
黑龙江省委原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公元1924年-2015年
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人物
公元1923年-2014年,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湖南省顾委副主任。
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人物
公元1910年-2001年
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人物
公元1883年-1915年,辛亥革命山西起义将领
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人物
五台县
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