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朱仁义

舍生取义炸碉堡

朱仁义[公元1957年-1979年] 湖北随州市随县人物
朱仁义(1957-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随州英烈
朱仁义,1957 年 9 月出生于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随县)唐县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一级战斗英雄。他从鄂北农村的普通青年成长为保家卫国的钢铁战士,在 1979 年的边境战场上用生命践行了 “为祖国和人民牺牲一切” 的誓言,其事迹至今仍是随州人民铭记的精神丰碑。
一、鄂北农家子:在质朴岁月中孕育家国情怀
朱仁义的家乡随县唐县镇,地处鄂北岗地,是典型的农业乡镇。他出生时,正值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父母以耕种几亩薄田为生,日子虽不富裕,却始终以 “勤劳、本分、爱国” 的家风教育子女。朱仁义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妹妹,从小就跟着父母下地劳作,割麦、插秧、喂牛、挑担,样样农活都做得熟练。艰苦的农耕生活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也让他早早懂得了 “珍惜” 与 “担当”—— 每到农忙时节,他总是主动帮父母分担重活,让弟弟妹妹多些时间读书;邻居家有困难,他也会主动上门帮忙,村里老人常说:“仁义这孩子,名字跟人一样,心善又实在。”
在唐县镇小学读书时,朱仁义虽因帮家里干活常迟到,却从未落下功课。他最喜欢听老师讲革命故事,黄继光堵枪眼、邱少云烈火中坚守的事迹,总能让他听得热泪盈眶。放学后,他会带着小伙伴们模仿 “打仗” 游戏,自己总抢着扮演 “战士”,把红缨枪扛在肩上,说 “长大了要去当兵,保卫国家”。1972 年,朱仁义小学毕业,因家庭贫困无法继续升学,便回家当了生产队的社员。在生产队里,他干活从不偷懒,别人挑 50 斤的担子,他偏要挑 70 斤;集体劳动结束后,他还会主动帮五保户挑水、扫地,被社员们评为 “劳动积极分子”。
1976 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朱仁义看到新闻里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救灾的画面,参军的念头愈发强烈。他多次向父母表达想去当兵的想法,起初父母因舍不得他远行而犹豫,但朱仁义反复劝说:“国家需要的时候,年轻人就该站出来。你们放心,我到了部队一定好好干,不给家里丢脸。”1978 年冬季征兵开始后,21 岁的朱仁义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体检、政审,顺利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新兵。离家那天,他穿着崭新的军装,给父母磕了三个头,说:“等我立了功,再回来孝敬你们。” 这句承诺,成了他留给家人最后的牵挂。
二、军营淬火:从新兵到优秀战士的蜕变
1978 年 12 月,朱仁义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 3 营 9 连(后编入广州军区第 55 军 163 师 488 团),部队驻地位于广西边境。此时,越南当局在中越边境频繁挑起事端,炮击中国村庄、杀害边民,边境局势日益紧张,部队已进入战备状态。朱仁义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从踏入军营的第一天起,就暗下决心 “练出过硬本领,随时准备上战场”。
在新兵连训练中,朱仁义展现出惊人的毅力。队列训练中,他一站就是两小时,汗水浸透军装也纹丝不动;体能训练时,5 公里越野他总是跑在队伍前列,鞋子磨破了就用布条裹着脚继续练;射击训练中,为了提高精度,他在枪托上挂砖头练习瞄准,手臂酸得抬不起来,就用热水敷完再练。新兵连班长看他肯吃苦,便把他选为 “训练标兵”,让他给其他新兵做示范。朱仁义不仅自己练得刻苦,还主动帮助落后的战友 —— 战友王建国体能差,他就陪着王建国加练,帮他制定训练计划;战友李刚射击成绩不好,他就分享自己的瞄准技巧,手把手教他调整呼吸。在他的带动下,班里的训练成绩在全连名列前茅,他也因此在新兵连结束时获得 “嘉奖” 一次。
1979 年 1 月,新兵训练结束后,朱仁义被分配到 9 连 3 班,担任步枪手。此时,部队已接到 “准备参战” 的命令,开始进行战前强化训练。针对越南战场的山地、丛林地形,部队重点训练了山地攀登、丛林伪装、近距离格斗等科目。朱仁义在训练中更加拼命,山地攀登时,他的手掌被岩石磨得鲜血直流,简单包扎后继续向上爬;丛林格斗训练中,他被战友误伤,膝盖肿得像馒头,仍坚持完成训练。排长劝他休息,他说:“现在多流点汗,战场上就能少流血,多杀几个敌人。”
战前动员会上,当指导员问谁愿意加入 “尖刀班” 时,朱仁义第一个站起来报名。他在请战书中写道:“我是农民的儿子,党和国家培养了我,现在国家需要我,我愿意冲在最前面,哪怕牺牲生命,也绝不后退!” 最终,他如愿加入了 3 班组成的 “尖刀班”,负责在战斗中开辟通路、突破敌人防线。出发前,他给家里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爸妈,我要去执行任务了,可能以后不能给你们尽孝了。如果我牺牲了,你们不要难过,就当我是为国家做了该做的事。弟弟妹妹还小,让他们好好读书,将来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封信,成了他的遗书。
三、血染疆场:谅山战役中的 “爆破英雄”
1979 年 2 月 17 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朱仁义所在的部队奉命向越南谅山方向进攻。谅山是越南北方的重要门户,地势险要,越军在此修建了大量的碉堡、暗堡,配备了重机枪、火箭筒等武器,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9 连的任务是攻克谅山外围的 “391 高地”—— 这个高地海拔 391 米,四周是陡峭的山坡,越军在高地上修建了 12 个碉堡,火力交叉覆盖,被称为 “死亡高地”。
2 月 23 日凌晨,进攻 391 高地的战斗开始了。朱仁义所在的 “尖刀班” 在夜色掩护下向高地摸进,快到山腰时,突然遭到越军暗堡的火力袭击,两名战友当场牺牲,班长也负了伤。“我去炸掉它!” 朱仁义大喊一声,抓起爆破筒就向暗堡冲去。越军的机枪子弹在他身边呼啸而过,他利用山坡上的草丛、岩石作掩护,灵活地躲避着火力,一点点向暗堡靠近。离暗堡还有 10 米时,他的左腿被子弹击中,鲜血瞬间染红了裤腿。他咬紧牙关,拖着受伤的腿继续前进,在靠近暗堡的瞬间,猛地将爆破筒塞进暗堡的射孔,然后迅速滚到旁边的弹坑里。“轰隆” 一声巨响,暗堡被炸毁,里面的越军全部被歼灭。
攻克第一个暗堡后,朱仁义来不及处理伤口,又加入了对高地主峰的进攻。主峰上的越军依托一个大型碉堡负隅顽抗,重机枪的火力压制得部队无法前进,几名爆破手先后冲锋都牺牲了。此时,朱仁义已经失血过多,脸色苍白,但他看到战友们被压制在山坡下,再次主动请战。排长拉住他说:“你的腿伤太重,不能再去了!” 朱仁义挣脱排长的手,说:“排长,我熟悉地形,让我去,我一定能炸掉它!” 他拿起另一根爆破筒,在战友的火力掩护下,再次向碉堡冲去。
这次,越军的火力更加密集,朱仁义的右臂又被弹片划伤,爆破筒也被打飞了。他趴在地上,忍着剧痛,一点点爬过去捡起爆破筒,继续向碉堡靠近。当他爬到碉堡下方时,发现碉堡的射孔太高,无法直接将爆破筒塞进去。危急时刻,他看到碉堡旁边有一个小土坡,便拼尽全力爬上去,将爆破筒靠在碉堡的墙壁上,拉燃导火索后,他本可以趁机撤离,但看到几名越军正从碉堡里冲出来,他毫不犹豫地扑上去,用身体死死顶住爆破筒,不让越军将其推开。几秒钟后,爆破筒爆炸,碉堡被彻底摧毁,朱仁义也壮烈牺牲,年仅 22 岁。
朱仁义的牺牲为部队开辟了进攻通路,战友们高喊着 “为朱仁义报仇” 的口号,奋勇冲锋,最终在当天上午攻克了 391 高地,为后续部队进攻谅山扫清了障碍。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朱仁义的遗体紧紧贴在碉堡的废墟上,双手还保持着顶住爆破筒的姿势,他的胸前,还揣着那张未寄出去的家书。
四、英烈不朽:从战场荣誉到精神传承
朱仁义牺牲后,部队为他追记 “一等功”,并追授 “一级战斗英雄” 称号。1979 年 4 月,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广西凭祥市匠止烈士陵园,墓碑上刻着 “革命烈士朱仁义之墓”,旁边的铭文写道:“舍生忘死,勇炸敌堡,英雄壮举,永垂不朽。”
同年 5 月,随县人民政府在唐县镇举行了隆重的 “朱仁义烈士追悼大会”,数千名群众自发前来参加,有的老人带着鸡蛋、红糖,有的妇女带着自己缝制的布鞋,哭着说:“仁义是好样的,是我们随州的骄傲!” 政府工作人员将朱仁义的 “一等功” 勋章和 “一级战斗英雄” 证书交到他父母手中时,两位老人颤抖着接过,泪水直流:“我的儿,你没给家里丢脸,没给随州丢脸!”
为了纪念朱仁义,随县唐县镇将他生前就读的小学改名为 “仁义小学”,学校里设立了 “朱仁义烈士事迹陈列室”,陈列着他的照片、家书、勋章复印件等物品,每年都有师生前来参观学习。1980 年,随县教育局将朱仁义的事迹编入当地中小学的乡土教材,让孩子们从小了解这位家乡英雄的故事。
朱仁义的战友们也从未忘记他。1989 年、1999 年、2009 年…… 每到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纪念日,当年 9 连的战友们都会自发来到广西凭祥,为朱仁义扫墓,他们带着家乡的泥土、白酒,坐在墓碑前,跟他讲述这些年国家的变化、家乡的发展,就像当年在军营里聊天一样。2019 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 40 周年之际,随县组织了 “寻访英雄足迹” 活动,朱仁义的弟弟朱仁礼跟随寻访团来到广西,在哥哥的墓碑前长跪不起,他说:“哥,爸妈走的时候还惦记着你,现在家乡发展得很好,你放心,我们会把你的精神传下去。”
如今,朱仁义的事迹仍在随州流传 —— 在随州市烈士陵园,他的名字被刻在 “英烈墙” 上,每年清明都有群众前来献花;在唐县镇,老人们还会给孩子们讲他 “勇炸敌堡” 的故事;在 “仁义小学”,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就是 “学习朱仁义精神”。他的精神,早已融入随州的血脉,成为激励当地人民爱国奉献、奋勇前进的力量。
五、历史回响:和平年代的英雄印记
朱仁义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如流星般璀璨,他用 22 年的生命,诠释了 “英雄” 的含义 —— 英雄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孕育初心,在艰苦的磨砺中坚定信仰,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他是 70 年代无数参军报国青年的缩影,他们从农村、从工厂、从学校走进军营,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了边境的和平与国家的安宁。
在和平年代,我们或许不再需要像朱仁义那样直面枪林弹雨,但他身上所体现的 “爱国奉献、不怕牺牲、勇于担当” 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抗疫救灾的一线,在科技创新的前沿,无数人正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英雄精神,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正如朱仁义在请战书中所写:“为祖国和人民牺牲一切,是我最大的光荣。” 这份光荣,不仅属于他个人,属于他的家人,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随州的历史中,铭刻在祖国的英雄史册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勇敢前行。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8-23 14:58
上一篇:周志华下一篇:张时超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朝开国皇帝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国务院原总理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学识渊博心怀大爱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画家
诗人、文化传播者、文艺活动推动者
导演,一级演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
落马官员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四任行政长官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原贵州省革委会主任
中国现代银行之父
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
李大钊的女儿
章草专家
革命烈士,民兵战斗英雄
革命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烈士
革命烈士
耳鼻喉科专家
基督教神学家、神学教育家、诗人
革命烈士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