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杨涟

东林六君子

杨涟

杨涟[明][公元1571年-1625年,东林六君子]+像 湖北随州市广水人物
杨涟(1571-1625)字文孺,号大洪,广水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授常熟知县,捐俸筑堤,治水功著,考选清官第一。万历年间先后擢户部、兵部给事中。涟桑梓情重,数次筹措银两赈济受灾乡民,设法豁免应山无田公粮,改长途运粮为兑银交税,减轻乡人负担。且重文兴教,捐资倡修魁星楼,向为乡人所敬重。涟素持忠义,不惧权贵,朝野称许。时神宗病危,郑贵妃专权,阻太子朱常洛于宫外。涟力请太子进宫侍疾。光宗即位月余病死,李选侍挟太子朱由校,居乾清宫把持朝政。涟邀百官闯宫拥太子即位,安定了朝迁内乱危局。天启三年(1623),任礼部都给事中,五年(1625)晋左副都御史。涟目睹魏忠贤结党营私,专擅无忌,愤而慨曰:“此时不言,迨至逆谋已成,请剑何及!”即奋而上疏弹劾其二十四大罪,遭阉党诬陷下狱,异刑毒打,杖死狱中。魏珰栽赃追贿,抄没家产。涟母寄住城楼,儿子乞讨度日。后崇祯即位,铲除阉党,为涟昭雪,封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谥号“忠烈”。清顺治六年(1649),运涟遗骨回应山,路过河南确山,老者负薪扶棺大哭,并贴赞词于棺“先生之心,忠君之心,先生之口,嫉奸之口,忠言如钺,奸魂已褫,先生虽死,万古如生。”其遗骨葬于龙兴沟天井涧。有《杨忠烈公文集》传世。涟子杨之易,字元仲,以父荫授后军都督府都事,升工部虞衡员外郎,治漕闸有功复升龙安府知府。涟孙杨苞,以父荫入国子监,后授上林苑署丞,任洛阳知县,继任广德知州、漳州府同知、刑部员外郎。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生于1571年7月10日,卒于1625年8月28日,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是明末著名谏臣,与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五人合称为“东林六君子”。

### 早年经历
杨涟祖籍越南嘉林,其先祖可追溯至东汉杨震,至宋代有理学家杨时。他5岁开始在私塾启蒙,因读书过目不忘被塾师称奇。10岁时跟从本地名师吴盘石学习,因仰慕同乡前辈“二宋、二连”而立志正名节。15岁时,杨涟迎娶处士张公的女儿为妻,17岁补为县学生员。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张氏去世,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杨涟续娶詹氏为妻。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杨涟科举失败,加之父亲去世后家境每况愈下,他因此得病,幸被祝海围治好。此后,杨涟屡次考取功名皆不中,直至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33岁的他被荐取送举,终考取乡试第46名。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37岁的杨涟考取进士,先在礼部观政。

### 初露锋芒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杨涟外放任常熟知县。当时常熟遭遇洪水,他积极治水抗灾,吸收和学习前任范仲淹、耿橘的治水经验,甚至卖家里祖田来以石砌堤,复筑元和塘。元和塘建成后,百姓安居乐业,当地人称元和塘为德远塘,更名“杨公堤”。同时,杨涟还抗倭护民、除冤治暴,兴教助学,结识了一大批能人豪士,如名医缪希雍、当地富豪毛清与其子毛晋等,还将龚孟渊、魏浣初、瞿式耜录为弟子。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杨涟在常熟设立义田来保障北运漕粮。万历四十年(1612年),朝廷全面考核在职官员,杨涟获得了“卓异”的最高考核等次,以“举廉吏第一”的评誉调为京官。

### 正宫闱之乱
- **梃击案中维护太子**: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疯汉张差持棍闯入太子朱常洛宫中,打伤太监。当时万历帝在立储上多有动摇,人们多怀疑是福王朱常洵的母亲郑贵妃所谋划。主审官员刘廷元等判以张差“疯癫”为由想蒙混过关,杨涟等主动请示审理,将案件深入挖掘,最后使张差供出是郑贵妃手下人指使,维护了太子地位。
- **力保熊廷弼**: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熊廷弼在辽东战败,吏科给事中姚宗文与兵部主事刘国缙趁机攻讦熊廷弼。杨涟作《言边事疏一》阻止了他们对熊廷弼的干扰,后来御史冯三元、给事中魏应嘉亦弹劾熊廷弼,并请求前往考察,杨涟等上书换旁人前往,并为熊廷弼辩护。
- **匡扶泰昌帝继位**: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帝患病,一连半月不吃东西也不见太子朱常洛,宫内宦官还阻止官员觐见。杨涟等怕郑贵妃作梗,便与诸言官求见阁宰方从哲商议,最终方从哲率百官奏见皇帝。当时万历帝已病危,杨涟等暗语东宫伴读王安力劝太子陪侍,让他“尝药视膳,薄暮始还”,确保了太子顺利继位,是为泰昌帝。
- **阻止郑贵妃、李选侍专权**:万历帝去世后,郑贵妃请封李选侍为皇后,李选侍也奏封郑贵妃为皇太后。杨涟对代管礼部事的礼部右侍郎孙如游说李选侍并不喜欢皇长子朱由校,不可立,且若李选侍为皇后,可能会引发混乱,孙如游表示赞同。泰昌帝生病后,杨涟弹劾崔文升用药无度,并谏皇帝要遵礼制。泰昌帝驾崩后,李选侍利用朱由校年幼,试图独揽大权,不肯移出乾清宫。杨涟力主立即拥立皇长子为帝,让李选侍从乾清宫移到慈宁宫。他与大臣们一同前往乾清宫迎皇长子,途中有太监持棒阻拦,杨涟大骂他们并成功将皇长子安全迎回,暂居慈庆宫。之后,杨涟又多次与李选侍及其党羽进行斗争,最终促使李选侍移出乾清宫,稳定了朝局。

### 弹劾魏忠贤与殉难
- **弹劾魏忠贤**:天启三年(1623年),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祸乱朝政。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杨涟举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弹劾他,揭露魏忠贤专权乱政、迫害忠良等罪行。然而,魏忠贤却矫旨将杨涟罢官。
- **下狱殉难**: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诬陷杨涟受贿二万两,将其逮捕入狱。在狱中,杨涟历经拷打,却始终坚贞不屈,最终惨死狱中,享年五十四岁。
- **平反昭雪**: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皇帝即位,摧毁魏阉一党,杨涟得以平反昭雪,追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忠烈”。

### 人物评价
杨涟终生致力于争“红丸案”“移宫案”以正宫闱,反阉党以遏止魏忠贤,为挽救混乱的政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为人磊落负奇节,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勇于担当,疾恶若仇,其精神品质堪与中国历代著名清官如包拯、海瑞、于成龙等齐肩媲美。《明史》称其“为人磊落负奇节”,明崇祯帝赞其“捧日虞渊”,清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颂其“只手擎天”,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多次称赞杨涟,要求当朝官员以杨涟为楷模,清正为官,勤政为民。他的遗留作品有《杨忠烈公文集》等,其事迹和精神也一直为后人所传颂。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8-23 14:37
上一篇:边居谊下一篇:李庭芝
明清小说四大家
明朝官员
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朝开国功臣
明朝开国皇帝
明初道士
明英宗朱祁镇女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明代三孤三辅
明朝第三位皇帝
泗阳人物
明代著名谏臣
湖南省委原书记
辛亥革命元勋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蓝光地产集团原董事长
唐代风水大师
肃宁县人物
开国大校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民国陆军中将
明代著名谏臣
国务院原副总理
明代官员、书法家
东林六君子
东林六君子
东林六君子
东林六君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东林六君子
革命烈士
献身国防的英雄战士
武汉军区空军纪委原副书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