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陵南

著名园艺学家

王陵南

王陵南[公元1898年-1986年,著名园艺学家]+像 河南周口市西华县人物
王陵南是著名的园艺学家。先后曾在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南民族学院任教授,1956年被评为二级教授。他在教学、科研、教育、发展农业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王陵南:中国现代园艺学的开拓者与践行者  

一、生平概览  
王陵南(1898年—1986年),字子固,河南周口市西华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园艺学家、农业教育家,被誉为“北方果树栽培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毕生致力于园艺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在果树育种、栽培技术改良、园艺教育体系构建等领域成就卓著,为中国现代园艺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学术生涯跨越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见证了中国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始终以“科学兴农”为己任,留下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与育人遗产。  


二、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1898—1925)  
1898年,王陵南出生于河南西华县一个耕读世家。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中,家乡农业的落后与农民的艰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也埋下了“以农救国”的种子。他自幼聪慧,受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对自然科学与农业技术产生浓厚兴趣。  

1915年,王陵南考入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今河南农业大学前身),系统学习农学基础理论,尤其专注于果树栽培与植物生理学。在校期间,他接触到西方近代园艺学著作,意识到中国传统农业的局限,决心引入科学方法改良本土园艺技术。1920年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公费留学资格,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农学部深造,师从著名园艺学家田中长三郎,主攻果树育种与栽培学。  

在日留学期间(1921—1925),王陵南深入研究欧美与日本的现代园艺技术,对比分析中日气候、土壤差异对果树生长的影响,尤其关注温带果树(如苹果、梨、桃)的区域适应性问题。他撰写的《东亚温带果树栽培气候适应性研究》获东京帝国大学农学硕士学位,成为当时少数系统探讨中国北方果树引种与改良的学术成果之一。  


三、学术起步与教育实践(1925—1949)  
1925年,王陵南学成归国,正值国内军阀混战、农业教育资源匮乏之际。他拒绝了北洋政府农业部门的任职邀请,选择投身教育一线,先后在河南大学农科、河北农学院(今河北农业大学)担任讲师、教授,主讲《果树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等课程,成为中国最早系统讲授现代园艺学的教师之一。  

1. 教育体系的革新  
在教学中,王陵南打破传统农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首创“课堂讲授—田间实验—产区调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他带领学生深入河北昌黎、山东烟台等果树产区,实地考察当地品种特性与栽培痛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例如,1930年他在河北农学院建立实验果园,引种欧美苹果品种(如元帅、金冠),进行本土化驯化试验,同时改良传统梨、桃品种的修剪与施肥技术,使实验园成为北方果树改良的“活教材”。  

他还主编了《果树栽培学》《北方园艺实用技术》等教材,首次将西方园艺学的“嫁接亲和力”“花芽分化机理”等理论与中国传统经验结合,填补了国内园艺教材的空白。其中,1935年出版的《果树栽培学》被多所农业院校采用,成为民国时期园艺教育的经典教材。  

2. 早期科研与技术推广  
20世纪30年代,王陵南聚焦北方干旱、寒冷地区的果树抗逆性研究。针对华北地区冬季严寒导致果树冻害的问题,他提出“深沟定植+秸秆覆盖”的防寒技术,通过降低根系受冻温度、保持土壤湿度,使苹果、梨的越冬成活率提高40%以上。这一技术在河北、山东等地推广后,显著提升了北方果树的产量稳定性。  

此外,他对中国传统果树品种的改良也颇有建树。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将本地优质桃品种“肥城桃”与日本“白凤桃”杂交,培育出兼具果型大、甜度高、耐运输特性的“冀育1号”桃,1937年在河北保定试种成功后,迅速成为华北地区主栽品种之一。  


三、战乱中的坚守与学术传承(1937—1949)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地区的农业教育与科研机构被迫内迁。王陵南随河北农学院辗转至陕西、四川等地,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园艺教育与技术推广,成为战乱中“农业救国”的践行者。  

在陕西城固期间,他发现当地柑橘种植因技术落后而产量低下,遂带领师生深入橘园,推广“疏花疏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并改良灌溉系统,使当地柑橘亩产从不足500公斤提升至1200公斤,帮助灾民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当地农民尊称他为“王橘仙”,至今仍流传着他“手把手教剪枝,脚踩泥田测土壤”的故事。  

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陵南返回河北,参与重建河北农学院,并担任园艺系主任。此时,他已年近五十,却仍坚持野外调研,足迹遍布东北、华北的果树产区,系统整理了中国北方果树品种资源,撰写《中国北方果树品种志》初稿(后于1956年修订出版),为后续果树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术巅峰与贡献(1949—197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现代化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王陵南的学术生涯迎来新的机遇。他先后担任河北农学院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在果树科研、教育体系完善、国际学术交流等领域发挥了引领作用。  

1. 果树科研的突破  
20世纪50年代,他主持“北方落叶果树抗寒育种”国家级项目,针对东北、内蒙古等地极端气候条件,培育出耐寒性极强的“辽杂1号”苹果(可耐受-32℃低温)和“蒙育梨”,填补了中国高纬度地区果树栽培的空白。其中,“辽杂1号”苹果在黑龙江、吉林推广后,使北纬45°以北地区首次实现苹果规模化种植,被誉为“寒地苹果之父”。  

60年代,他转向果树栽培生理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果树光合作用与产量关系”的系统实验,提出“合理密植+矮化砧木”的丰产栽培模式。通过控制果树株距、采用矮化砧木降低树高,提高光能利用率,使苹果亩产突破3000公斤,这一技术在全国推广后,推动了中国果树栽培从“粗放式”向“集约化”的转型。  

2. 园艺教育体系的完善  
作为新中国园艺教育的奠基人之一,王陵南积极参与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他主导将河北农学院园艺系与其他院校相关专业整合,形成了更具系统性的园艺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适应新中国农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他的学生中,多人后来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省农业科学院的骨干,如著名果树学家李育农、王宇霖等,均受其直接指导。  

3. 国际交流与学术影响  
1956年,王陵南作为中国园艺学界代表,赴苏联参加“国际果树育种研讨会”,系统介绍了中国北方果树抗寒育种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他还与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园艺学家建立合作,引进“波兰樱桃”“匈牙利杏”等优良品种,经过本土化改良后在华北地区推广,丰富了中国果树的品种结构。  

此外,他主编的《现代果树栽培学》(1963年)首次将分子生物学理论引入果树研究,提出“基因标记辅助育种”的新思路,为中国果树育种从传统杂交向分子育种过渡奠定了理论基础。该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国际园艺学界研究中国果树的重要参考资料。  


五、晚年岁月与精神传承(1978—1986)  
1978年改革开放后,已80岁高龄的王陵南仍活跃在园艺学界,担任《园艺学报》顾问、河北省政协委员等职,继续为农业科研与教育事业建言献策。他多次强调“园艺学要接地气,要让农民得实惠”,推动建立了“科研单位+地方政府+农民合作社”的技术推广模式,使科研成果更快转化为生产力。  

1980年,他不顾年迈,赴河南西华县老家考察,指导当地发展苹果、葡萄种植产业,提出“因地制宜、品种优化”的发展思路,助力家乡脱贫致富。西华县后来成为豫东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当地农民为纪念他的贡献,在县城公园立碑镌刻其事迹。  

1986年,王陵南在河北保定逝世,享年88岁。临终前,他将毕生收藏的2000余册园艺学著作与实验笔记捐赠给河北农业大学,成为该校图书馆的珍贵馆藏。  


六、学术遗产与历史地位  
王陵南的学术生涯贯穿中国现代园艺学从萌芽到成熟的全过程,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科研上:他开创了中国北方果树抗寒育种与栽培技术体系,提出的多项技术成果至今仍在生产中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教育上:他构建了中国现代园艺教育的基本框架,培养了 generations of 专业人才,奠定了中国园艺学科的人才基础。  
3、实践上:他始终坚持“学以致用”,将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是“科学家服务于农业”的典范,其“接地气、重实效”的治学精神影响了几代农业科研工作者。  

正如中国园艺学会在纪念他诞辰100周年时所评价:“王陵南先生以毕生精力践行了‘科学兴农’的理想,他的研究让果树在寒地开花结果,他的教育让知识在田间生根发芽,是中国园艺学界一座不朽的丰碑。”  

从豫东平原的农家子弟到中国现代园艺学的开拓者,王陵南用一生诠释了“学农、爱农、为农”的赤子情怀,其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后辈投身农业现代化事业。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4 17:21
上一篇:元稹下一篇:周文
中国第二大姓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奥运会冠军
国务院原副总理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纵横家
开国少将
湖北省委书记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忠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四川省委书记
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心理学家
家乡建设的奉献者
国民党陆军上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田区人物
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法学巨匠
德才兼备的英语大师
岭南画派著名画家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核心成员
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原重庆市市长
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铁骨铮铮的革命先驱与建设功臣
黑龙江省海林县安城小学主任
开国大校
翁源人物
江西省委原第一书记
德才兼备的英语大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著名园艺学家
开国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