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拉山[公元1923年-1980年] 云南德宏州陇川县人物 司拉山,景颇族,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人,原名木然勒山。曾任陇川县基督教传教士。 司拉山(1923年 - 1980年),出生于云南德宏州陇川县邦瓦景颇族山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从一名普通的景颇族青年成长为杰出的民族干部,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奉献,为德宏州的革命、建设和民族团结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苦难童年与革命启蒙 司拉山幼年时,家庭生活极为困苦,缺衣少食是常态。在封建领主制度下,景颇族群众深受压迫,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劳役,还要缴纳名目繁多的赋税。司拉山一家和众多景颇族同胞一样,在贫困与压迫中艰难求生,他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深刻体会到底层民众的苦难,这也在他心中埋下了反抗不公的种子。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中国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云南作为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日益重要。陇川地区也深受影响,抗日救亡的浪潮逐渐波及到这片边疆山区。一些进步思想和抗日宣传开始在景颇族群众中传播,司拉山接触到这些新思想后,内心深受触动。他开始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反抗压迫,才能改变景颇族人民的命运,这成为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启蒙。 投身革命,参与解放斗争 1948年,解放战争形势发生巨大转变,全国解放的曙光初现。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影响和号召下,司拉山毅然投身革命。他凭借对家乡的熟悉和在景颇族群众中的威望,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动员景颇族青年参与革命斗争。 司拉山深入陇川的各个村寨,用景颇族群众熟悉的语言和方式,讲述革命道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统治和压迫本质。他的宣传工作极具感染力,许多景颇族青年在他的影响下,放下锄头、猎枪,加入到革命队伍中。在他的努力下,一支以景颇族为主的革命武装力量逐渐形成,为陇川地区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德宏。司拉山带领他组织起来的景颇族武装积极配合解放军,为部队充当向导,提供情报,协助解放军顺利解放陇川。在解放过程中,司拉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解放军了解当地的地形、民情和敌人的分布情况,为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民族工作,推动团结发展 陇川解放后,摆在司拉山面前的是如何在这片刚刚获得新生的土地上,开展民族工作,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他深知,景颇族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与外界交流较少,要实现发展,必须打破这种局面。 司拉山积极参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贯彻落实。他深入村寨,广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的好处,耐心细致地向景颇族群众解释政策内容。在他的努力下,景颇族群众逐渐了解并接受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陇川县的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得以顺利推进。195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成立,司拉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被推选为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之一。 在发展经济方面,司拉山认识到农业是景颇族的根基。他积极引导景颇族群众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他亲自带领群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陇川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提高,景颇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改善。 此外,司拉山还十分重视景颇族的文化教育事业。他积极推动在景颇族地区建立学校,动员景颇族儿童入学读书。为了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他一方面向上级争取支持,引进优秀教师;另一方面,在景颇族青年中培养本土教师。在他的努力下,景颇族地区的学校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景颇族孩子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景颇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有了新的希望。 特殊时期,坚守信念 在特殊历史时期,司拉山也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他被错误地批判,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坚信党和人民最终会还他清白。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尽管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被下放到农村劳动,但他依然关心着陇川的发展和景颇族群众的生活。 他利用劳动之余,与景颇族群众交流,鼓励他们不要失去信心,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他还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司拉山的坚韧和乐观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让景颇族群众更加敬重他。 平反昭雪,继续奉献 1978年,随着国家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司拉山得到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和工作。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此时的陇川,百废待兴,司拉山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积极参与陇川县的经济建设规划,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他的推动下,陇川县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得到改善,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民族团结方面,司拉山继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他积极组织各种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他经常深入到各个民族的村寨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积极协调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为陇川县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新的贡献。 1980年,司拉山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他的离世让陇川各族群众悲痛不已,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悼念他。司拉山的一生,是为景颇族人民的解放、发展和民族团结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德宏各族人民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民族繁荣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