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元[公元1902年-1931年]+像 云南普洱市宁洱县人物 杨正元(1902.12.16-1931.4.20),字春魁,云南宁洱(普洱)人。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农学院,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革新社”。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9月服从党的安排,中断学业前往广州政训班学习。1927年以后,杨正元回昆明,受党委派先后负责筹建国民党左派、中共地下组织筹建。1930年,领导思普党组织进行武装暴动。次年4月20日被逮捕并身负重伤,因失血过多在狱中英勇牺牲。 杨正元是云南普洱市宁洱县的革命先驱,在黑暗年代以坚定信仰点燃革命火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英勇献身。他的一生虽短暂,却在云南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少年立志,求学寻道 1902年,杨正元出生于云南普洱宁洱县德化乡那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目睹百姓在封建压迫和军阀混战下的悲惨生活,心中早早埋下了改变社会现状的种子。他勤奋好学,凭借自身努力和亲友支持,先后在德化小学、普洱道立中学读书 。 在普洱道立中学期间,杨正元接触到进步书刊,五四运动的浪潮也影响到这西南边陲之地,他开始思索救国救民之路。此时,他积极参与校内组织的爱国活动,发表进步言论,逐渐展现出过人的胆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学毕业后,杨正元渴望探寻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先进的思想,毅然决定前往昆明求学。 昆明求学,投身革命 1923年,杨正元考入昆明成德中学。当时的昆明,革命思潮涌动,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杨正元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刊物,积极参加各种进步社团组织的活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坚定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念。 1926年,杨正元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他全身心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参与组织和领导了昆明地区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他深入工厂,向工人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工人成立工会,开展罢工斗争,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增加工资;在学校,他组织学生罢课,反对封建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号召学生们团结起来,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返回家乡,播撒火种 1927年,中共云南特委决定派杨正元回到宁洱开展革命工作,发展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斗争。杨正元回到家乡后,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宁洱县城及周边乡村开展工作。他在学校里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向他们灌输革命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意识;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深入农村,与农民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宣传土地革命和阶级斗争的道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杨正元在宁洱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宁洱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宁洱特别支部,并担任书记。党支部成立后,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租抗税斗争。杨正元带领农民协会会员与地主恶霸进行坚决斗争,迫使地主降低地租,减轻农民负担,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武装斗争,屡创佳绩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杨正元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1929年,他开始秘密组织和训练农民武装力量。通过发动群众,收集民间枪支弹药,组建了一支农民自卫军。这支农民自卫军在杨正元的领导下,多次与反动武装进行战斗,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30年,杨正元率领农民自卫军攻打宁洱县德化乡的反动民团据点。他精心策划,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带领自卫军战士勇猛冲锋,经过激烈战斗,成功攻克据点,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这次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宁洱地区人民的革命斗志,也让反动势力感到震惊和恐慌。 不幸被捕,壮烈牺牲 杨正元领导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极度恐慌和仇视。1931年,由于叛徒告密,杨正元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敌人将他关押在宁洱监狱,对他进行了残酷的审讯和折磨,妄图从他口中获取党组织和革命武装的信息。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杨正元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他大义凛然地痛斥敌人的罪行,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和坚定信念。敌人见严刑逼供无果,又妄图用高官厚禄诱使他投降,但杨正元不为所动,坚决拒绝了敌人的利诱。 1931年,敌人见无法使杨正元屈服,决定对他下毒手。在被押赴刑场的路上,杨正元昂首挺胸,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革命必胜”等口号,沿途群众无不为之感动落泪。最终,杨正元在宁洱英勇就义,年仅29岁。 杨正元虽然牺牲了,但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永远激励着宁洱人民和无数后来者。他为宁洱地区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所播撒的革命火种,在云南大地上逐渐形成燎原之势。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修建了纪念场所,讲述他的英雄事迹,让他的精神代代相传,成为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