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晓村

拉祜文研究学者

李晓村

李晓村[公元1909年-1992年] 云南普洱市宁洱县人物
李晓村,出生于云南宁洱县勐先乡和平村。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拉祜文的研究。
1924年,李晓村考入云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四师),积极参加党在学校开展的各项革命活动。1928年春,李晓村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他从四师毕业后,分配到勐先小学教书。
1930年,李晓村考入了云南省讲武学堂。1931年,由于党的地下活动,以“赤化罪”被开除学籍,被迫回到普洱,先后到过江城、勐海、孟连等县和老挝及缅甸。1932年,辗转到了澜沧,改名为吕筱屯 以教书为名,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1937年,中缅勘界,英方为把西盟等地划归英属缅甸,用炮弹实弹演习,恐吓我边民,给勘界委员会施加压力。李晓村和张石庵、尹溯涛爱国志士发动群众,抗议英方的侵略野心,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1944年,李晓村进入西盟,同罗正明等人一起建立了佤山抗日游击队。1945年6月,经过几个月的浴血奋战,游击队将日伪军全部赶过了萨尔温江,收复了十七地南段未定界的阿佤山区。1947年,李晓村和尹溯涛等人策动民兵清算地主、分田废债;宣传反征兵、征粮、征税活动;策动文东被国民党抓关的26名新兵挖墙逃跑。
1949年1月16日,在李晓村、卓孟晋等人指挥下,同时攻打桥头堡雅口和半坡寨,打响了解放澜沧的第一枪。26日,包围了澜沧县城佛房,29日解放了澜沧县全境。建立了迤南人民自卫军一大队,李晓村任大队长。
1949年11月,澜沧大地主发动了叛乱,李晓村率领一大队一举迁灭叛军,保卫了澜沧革命根据地,受到“边纵”九支队嘉奖。
1950年第一个国庆节,李晓村陪同拉猛等民族头人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他作为澜宁源民族参观团领队,民族翻译,赴北京观礼。后调入省民委工作,专门从事拉祜文的研究。
李晓村(1909—1992),又名李时,出生于云南宁洱县勐先乡和平村。他是一位经历丰富、为革命事业和民族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求学时期接受进步思想
1924年,李晓村考入云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今普洱中学)。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思潮涌动的时期,李晓村在此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李晓村积极参与声援活动,他组织成立了“勐先青年读书社”,并以培养本地人才为由,向勐先团总杨佩玖及富户募捐了银币百元,用以向香港、上海等地订购《大公报》《工商日报》《申报》等进步刊物,在师生中宣传进步思想,开启了他投身革命活动的序幕。

投身革命与艰难逃亡
1928年春,李晓村经地下党员张自强(张南屏)、邹荣光介绍加入共青团。1929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末,师范毕业后回到勐先小学任教。在此期间,他在当地手工业工人中组织“互济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团结进步力量。

1930年,李晓村考入云南省讲武学堂,编入龙云军士教导队。6月,他参加龙云讨逆军第十路军三大队,参与讨伐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按照党组织指示,他还秘密加入了国民党,以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然而,同年12月,因有“赤化嫌疑”,他被龙云开除学籍驱逐出校。

1931年,李晓村回到普洱,协助杨正元筹措枪支,秘密组织武装暴动。但不幸的是,暴动泄密,杨正元牺牲,李晓村只身潜回勐先。7月14日,他被乡团保局黄元吉(李晓村表哥)诱捕。在押解途中,李晓村的父亲李锦秀为救儿子,砍死黄元吉,砍断李晓村身上铁镣,父子俩逃至老挝猛乌大山。11月,李晓村又被叛徒出卖,不得不逃离家乡,开始了辗转流离的生活。

1932年5月,李晓村来到澜沧,为躲避国民党通缉,改名为吕筱屯。他先是受委派到澜沧县第八区(今沧源岩帅)登记户口,后又到糯福基督教会学校任教。在教会学校,他与拉祜族学生接触较多,通过独特的双向语言学习法,学会了拉祜语和一些佤语,为他日后开展革命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和语言基础。

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的贡献
1937年,中缅勘界时,英方为把西盟等地划归英属缅甸,用炮弹实弹演习,恐吓边民,给勘界委员会施加压力。李晓村与张石庵、尹溯涛等爱国志士一起发动群众,坚决抗议英方的侵略野心,有力地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1939年,他还参加了中英滇缅南段未定界勘界工作,担任翻译。

1944年,李晓村进入西盟,同罗正明等人一起建立了佤山抗日游击队。他们带领游击队与日伪军展开激烈战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于1945年6月将日伪军全部赶过了萨尔温江,收复了十七地南段未定界的阿佤山区,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祖国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李晓村继续积极投身革命斗争。1947年,他和尹溯涛等人策动民兵清算地主、分田废债,宣传反征兵、征粮、征税活动,还策动文东被国民党抓关的26名新兵挖墙逃跑,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在当地的统治,壮大了革命力量。

1949年1月16日,在李晓村、卓孟晋等人指挥下,佤山抗日游击队同时攻打桥头堡雅口和半坡寨,打响了解放澜沧的第一枪。26日,他们包围了澜沧县城佛房,29日解放了澜沧县全境,并建立了迤南人民自卫军一大队,李晓村任大队长。同年11月,澜沧大地主发动叛乱,李晓村率领一大队迅速出击,一举歼灭叛军,成功保卫了澜沧革命根据地,受到“边纵”九支队嘉奖。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工作生涯
1950年,新中国迎来第一个国庆节,李晓村陪同拉猛等民族头人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他作为澜宁源民族参观团领队、民族翻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此后,他调入省民委工作,专门从事拉祜文的研究。

李晓村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凭借着早年在澜沧等地生活时掌握的多种民族语言,在相关工作中如鱼得水。中央访问团到边境宣传时,他能同时用三种语言讲解;澜沧第一次各族各界代表会议上,他更是把中央政策现场翻译成四种语言,令众人惊叹。他为促进民族交流、传播中央政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为增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2年,李晓村逝世,享年83岁。他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民族团结和发展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从一个受进步思想影响的青年学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历经磨难却始终初心不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以及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其事迹和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敬仰。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8 22:23
上一篇:张培英下一篇:罗有祯
秦国名将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唐朝第二位皇帝
山西省委原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脱口秀演员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新桂系”领袖
国务院总理
国务院原副总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无产阶级革命家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大校
法学巨匠
书法家和爱国民主人士
开国中将
坚毅无畏的革命先驱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哲学史家
原中顾委委员、中央党校原校长
原河北省省委第一书记
无产阶级革命家
四川省委第一书记
开国上将
原陕西省委第一书记
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云南省委原第一书记、原昆明军区第一政委
原甘肃省委书记
中国新讽刺诗奠基人
革命烈士
著名电影演员
拉祜文研究学者
农民运动领袖人物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