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寸性奇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寸性奇

寸性奇[公元1895年-1941年,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像 云南保山腾冲人物
寸性奇(1895年8月7日—1941年5月13日),字念洁,云南省腾冲县城关镇二街(四保街)人,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十二师少将师长(1942年6月追赠中将),抗日英烈。
1941年5月,血战中条山,重创日军,军长唐淮源将军、师长寸性奇将军等数千人壮烈殉国。
1986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2014年9月,名列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寸性奇(1895年-1941年5月13日),字念洁,云南腾冲人,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追授)。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国情怀熏陶,青年时期投身军旅,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最终在中条山战役中壮烈牺牲,用生命诠释了民族气节。以下是其详细生平:


一、书香门第与早年求学:文武兼修的少年志
1、家世背景与成长环境
寸性奇生于腾冲县城关镇(今腾越镇)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寸大进为清光绪年间举人,父亲寸大进(另一说为寸大猷)虽未入仕途,却以学识闻名乡里,重视子女教育。腾冲自古为边陲重镇,历史上多次抵御外敌入侵,这种地域文化传统与家庭的儒家教育,使寸性奇从小便萌发了“以身许国”的志向。

2、求学经历与思想启蒙
少年时期,寸性奇就读于腾冲私塾,后考入腾越厅中学堂。他聪慧好学,不仅熟读经史子集,还对军事、地理知识颇有兴趣。受清末民初革命思潮影响,他目睹列强侵华、清廷腐败的现实,逐渐意识到“文韬武略”兼具才能挽救国家危亡。1910年,云南陆军讲武堂在昆明创办,寸性奇毅然投笔从戎,考入第四期步兵科,与朱德、朱培德等成为同学。


二、投身革命:从滇军到国民革命军的历练
1、滇军生涯与护国战争
1912年,寸性奇从讲武堂毕业后,加入滇军,历任少尉排长、中尉连长。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寸性奇随滇军第一军出征,参与讨袁战争。在贵州、四川等地的战斗中,他作战勇猛,因功升任少校营长。护国战争胜利后,他因不满滇系军阀内部倾轧,于1920年暂离军界,回乡省亲。

2、追随孙中山与北伐征程
1922年,孙中山在广州重组护法政府,寸性奇闻讯后南下投奔,加入粤军,任孙中山大本营少校参谋。他深受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影响,参与了平定陈炯明叛乱等战役。1925年,国民革命军成立后,寸性奇历任中校团副、上校团长,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在攻打江西、浙江等战役中,他指挥果断,屡破强敌,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他任陆军第三十四旅旅长,后调任陆军第二十四师 seventy旅旅长,驻防华北。


三、抗战爆发:中条山防线的铁血悍将
1、华北御敌与中条山布防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寸性奇时任陆军第十二师三十六旅旅长,率部开赴华北前线,参与平汉路战役。他在河北、河南等地与日军激战,多次击退敌人进攻。1938年,日军攻占山西,中条山成为屏障西北、西南的战略要地。寸性奇所在的第十二师奉命驻守中条山,他因战功升任第十二师师长,后调任陆军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负责中条山南部防线。

中条山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但日军为打通晋南通道,多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寸性奇深知防线的重要性,他带领部队修筑工事,训练士兵,与当地百姓合作,建立军民联防体系。他常对官兵说:“中条山是国门,我们身后就是陕西、四川,退无可退,唯有死战!”

2、中条山战役:血洒黄河岸的悲壮牺牲
1941年5月,日军调集10万兵力,发动“中条山会战”(日方称“中原会战”),企图一举歼灭中国守军。5月7日,日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对中条山发起猛攻,炮火覆盖密集,飞机狂轰滥炸。寸性奇率第十二师在闻喜、夏县一带顽强抵抗,与日军展开拉锯战。

战役初期,第十二师阵地多次被突破,但寸性奇亲临前线,组织反冲锋,数次夺回失地。5月9日,日军主力突破第三军防线,军长唐淮源下令各师分路突围。寸性奇率部向西北方向突围,途中遭遇日军重兵拦截,部队伤亡惨重。5月10日,他在指挥战斗时,右腿被日军炮弹击中,血流不止,部下劝他后撤治疗,他却坚持坐在担架上指挥:“我腿虽断,尚可为国家效力,你们要继续战斗,勿负我志!”

5月12日,寸性奇率残部退至毛家湾,再次遭遇日军包围。此时他已身负重伤,仍挥舞大刀与敌肉搏,部下拼死护卫。5月13日,日军发起最后猛攻,第十二师弹尽粮绝,寸性奇见突围无望,遂拔剑自戕,壮烈牺牲,时年46岁。临终前,他留下遗言:“我腿已断,心不可断!吾家世代忠贞,此志不渝,愿以我血祭奠轩辕!”


四、身后荣光:民族英雄的不朽丰碑
1、追授荣誉与举国哀悼
寸性奇牺牲的消息传出后,举国悲痛。国民政府追授他为陆军中将,明令褒扬。1942年,腾冲各界为他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亦送来了挽联。毛泽东的挽联为:“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朱德和彭德怀联名挽联写道:“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2、遗骸归乡与后世纪念
1945年,中国远征军收复腾冲后,当地民众将寸性奇的遗骸从山西运回腾冲,安葬于国殇墓园。他的墓位于墓园东侧,与同是腾冲籍的抗日将领张问德、李根源等墓碑相邻,成为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寸性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他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如今,在腾冲国殇墓园,寸性奇的事迹被刻碑铭记,每年都有无数民众前来祭扫,他的爱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


五、精神遗产:从边陲少年到民族脊梁的启示
寸性奇的一生,是近代中国军人从传统士大夫向民族战士转型的缩影。他出身书香门第,却以武报国;他历经军阀混战,却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用生命践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中条山战役中,他与唐淮源等将领“宁死不退”的壮举,不仅迟滞了日军西进的步伐,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

正如历史学家评价:“寸性奇将军的牺牲,是军人对国家的忠诚,是文化人对民族的担当。他将腾冲人的‘忠勇’与中国士人的‘风骨’融为一体,成为抗战精神的典型象征。”在今天,他的故事依然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寸性奇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军人的尊严,他的名字与中条山的忠魂一同镌刻在民族记忆的丰碑上,永垂不朽。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7 16:31
上一篇:艾思奇下一篇:寸大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教育革新推动者
革命烈士
遗传学家,教育家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公路选线专家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
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
近代政治活动家,收藏家
光泽县人物
中国历史学家
澳大利亚总理
杰出女性
原广东省政府保安司令
抗日英烈
革命烈士
巾帼传奇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抗日英烈
抗日英烈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广东省江城区籍烈士
革命烈士
广东省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红岩英烈,革命烈士
中国乒乓球协会原副主席
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神经外科专家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民盟中央委员会原委员
清末爱国士
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
原云南省林业厅长
云南省知名企业家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民盟中央委员会原委员
清末爱国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