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寸树声

民盟中央委员会原委员

寸树声

寸树声[公元1896年-1978年]+像 云南保山腾冲人物
寸树声(1896年10月-1978年4月1日 ),字雨洲,1896年10月出生于云南腾冲和顺乡一个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家庭。幼年时在家读私塾,后就读于和顺高等小学堂。1911年考入大理中学,毕业后,曾回乡任和顺高等小学堂教师。1918年冬,获官费赴日本留学,1932年在九州帝国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九一八事变后,寸树声先生毅然回国,曾先后在北平大学、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等学校任副教授、教授。1944年,寸树声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寸树声先生在做好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担任过中国民主同盟云南大学分部主任委员;民盟云南省委员会副主委、代主委、第二、三、四届主委;民盟中央委员会委员。1956年至1978年,担任云南省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和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工作中,他积极支持和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做好各民主党派、爱国主义人士、海内外侨胞的团结工作,推动他们为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多年来,寸树声先生为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团结各民主党派,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78年4月1日,寸树声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2岁。
寸树声(1896 - 1978),字雨洲,是云南保山腾冲的杰出人物,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和统战工作,为国家和家乡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家庭背景与早年经历
寸树声于1896年10月出生在云南腾冲和顺乡一个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寸辅清为前清举人,追求进步,留学日本时参加同盟会,回国后参与了辛亥云南“重九”起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寸树声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接受了爱国、进步思想的启蒙,深知好学爱国、造福乡里的重要性。

他幼年时在家读私塾,后就读于和顺高等小学堂。1911年,寸树声考入大理中学,毕业后回乡担任和顺高等小学堂教师,开始踏上教育之路。1918年冬,他获官费赴日本留学,先后毕业于东京师范大学,后又考入九州帝国大学。1932年,寸树声在九州帝国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回国任教与抗日宣传
“九一八”事变后,寸树声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毅然回国。他先后在北平大学、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大任教,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进步思想。然而,他的爱国之举却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打压,1937年后,寸树声被国民党教育部以“思想不纯”的罪名,从西北联大法商学院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的位置上解聘。

投身家乡教育事业
1939年,寸树声回到家乡云南,本打算到滇缅公路经商。此时,腾冲宿儒、老教育家李仁杰在缅甸华侨组织崇新会的捐助下,在民国元老李根源的大力赞助下,成立了私立益群中学,李根源担任学校董事长。学校筹委会得知寸树声回乡后,力邀他出任校长。起初,寸树声因几经坎坷“对教育已经厌倦”而婉拒,但面对家乡父老的再三请求,他最终还是决定肩负起家乡教育的重任,出任益群中学校长,并兼任和顺中心小学校长、和顺图书馆馆长。

1940年2月15日,益群中学举行创校开学典礼。寸树声省吃俭用,广募经费,为学校发展竭尽全力。他一方面成立校董事会,借助社会力量募捐,1940年通过募捐收入15万元;另一方面,于1941年亲赴缅甸向华侨募捐,侨胞们纷纷响应,共捐缅币6万余元。

在办学过程中,寸树声推行“最低收费”制,尽量扩大免费、半费、奖学金范围,希望让更多贫困学生能接受教育,促进了教育公平。他还规定学生一律穿短裤草鞋、剃光头,以当地土布为制服布料,抑制浮华风气。同时,要求学生每周清扫住家附近环境,组织学生消防队,禁止学生吸烟、赌博等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寸树声亲自担任学生的“公民”课教师,摒弃课本上的说教式空洞理论,以社会现象和政治措施相互对照,抨击时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价值观。他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亲自带头开辟操场、挖游泳池,还让妻子担任体育教师。此外,针对腾冲的地理位置和对外交流需求,他在益群中学开设了缅甸语学习课程,购置收音机,抄录国际国内动态分送乡村和县城机关,并时常演讲,向学生和村民传播时事知识。

1942年5月,日本侵略者占领腾冲,5月8日,寸树声流着眼泪为全体学生上了“最后一课”,他激励学生:“你们要在艰苦的环境里磨炼你们的精神,在斗争里发展你们的力量!我相信,每一个黄帝的子孙,是不会当顺民的,不甘心做奴隶的!”随后宣布学校停课,次日他匆匆离开了学校。1943年5月,寸树声撰写出版了《两年半的乡村工作》一书,总结了自己在乡村建设和创办益群中学的实践经验,得到了徐嘉瑞、吴晗等人士的高度评价。

腾冲光复后,1945年寸树声回到和顺,组织益群中学复校。此后,益群中学在他的领导下,逐渐形成了“严实勤奋、自强进取、艰苦朴素、团结友爱”的校风。这一时期,学校学生思想倾向进步,积极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抵制反动党团的渗入,展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进步意识。

新中国成立后的贡献
教育领域:1950年10月,寸树声被西南高教部调到云南大学任经济系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编写了《农业经济学》《经济政策》等讲义。他不仅认真教学,还十分关心学生成长。1961年6月,在学校全体学生大会上,他与同学们探讨“红”与“专”、理论与实践等关系,体现了育才与育人并重的教育思想。

寸树声在云南大学还先后担任临时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校秘书长及副校长等职务。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与其他校领导合作,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知识分子工作。他支持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强调科学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性。1964年,他努力申请到科研专职指标,建立了西南亚研究所、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为云南大学科研发展和学校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统战工作:寸树声在新中国成立前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44年经共产党员周新民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云南大学分部主任委员,民盟云南省委员会副主委、代主委、第二至四届主委,民盟中央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6年至1978年,寸树声担任云南省政协第一至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和全国政协第三至五届委员会委员、常委。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工作中,他积极贯彻落实党的爱国统一战线,做好各民主党派、爱国主义人士、海内外侨胞的团结工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力量。

1978年4月1日,寸树声因病医治无效在昆明与世长辞,享年82岁。他一生克己奉公、勤勉自律、艰苦朴素,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边疆教育事业和国家统战事业,他的精神和贡献永载史册,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7 16:38
上一篇:张文光下一篇:李根源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
著名的军事家
社会活动家
企业家
菲律宾共和国前总统
革命烈士
原中华民国铁道部次长,汪精卫秘书
早期工人运动领袖
英雄模范人物
著名教育家、外交家、语言学家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
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开国少将
澳大利亚政治家
宝安区人物
著名图书馆学家
教育事业的勤勉耕耘者
经济学家
开国大校
郁达夫的原配夫人
原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著名法学家和杰出的民主战士
中国乒乓球协会原副主席
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
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民盟中央委员会原委员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清末爱国士
神经外科专家
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原云南省林业厅长
云南省知名企业家
革命烈士
民盟中央委员会原委员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清末爱国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