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何作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作霖
何作霖[公元1900年-196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河北保定市蠡县人物
何作霖(1900年5月5日—1967年11月17日),字雨民,河北蠡县人,矿物学家。
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3年发现白云鄂博大铁矿中的稀土元素,并论证它是一个巨大的稀土矿床,他的这一贡献被记入包钢的史册中。 [3]1939年10月获奥地利茵城大学岩石矿物系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早年经历
- 1900年5月5日,何作霖出生于河北省蠡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何诸昌是前清秀才,曾在保定、天津一带教书。何作霖的童年时代是在蠡县小汪村度过的,接受的是私塾教育。
- 1914年,他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在育德中学期间,何作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新思想的熏陶,为他日后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基础。
- 1918年,何作霖从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师从李四光、丁西林。大学期间,他因肺病休学两年,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地质学的热爱和追求,在休学期间他依然坚持自学和研究。

学术生涯初期
- 1926年,何作霖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随后在保定河北大学农学系任教授,讲授测量学和地质学。
- 1928年,应李四光之邀,何作霖赴上海到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此后几年,他先后在上海、北京的前地质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在此期间,他在岩石矿物学的各个领域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科研工作,并撰写了多部专著。
- 1930年,因工作劳累,肺病复发,加上上海气候不宜,何作霖奉派赴北平研究院的地质调查所工作,编制仍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
- 1932年,何作霖晋升为研究员,并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兼职讲师,继续在岩石矿物学领域深入研究和教学,同年他开设了光性矿物学课程,为中国矿物学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重要科研成果与贡献
发现白云鄂博稀土矿床:1933年,丁道衡深知何作霖在偏光显微镜方面有深厚的功底,便委托他研究白云鄂博的矿石。何作霖详细研究了丁道衡采集的十几箱标本,用偏光显微镜发现了两种细小的新奇矿物,当时定名为白云矿和鄂博矿(后来证明是独居石和氟碳钙铈矿),并经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光谱分析,证明是稀土矿物,他大胆地预测该矿稀土元素储量丰富。
编著《光性矿物学》:1935年,何作霖撰写了中国第一本《光性矿物学》,并被审定为大学教科书。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矿物的光学性质和鉴定方法,对中国矿物学的教学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现代矿物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开创岩组学研究:何作霖是中国岩组学的开拓者,他敏锐地抓住了岩组学这一新兴领域。早在30年代初,他就开始研究岩石组构,发现了石英组构的两种类型,还最先研究了硅化木的生长组构。他设计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X射线岩组相机,并用它研究了玛瑙的生长组构和千枚岩的组构,为岩组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留学与回国后的经历
留学深造:1938年5月,何作霖赴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大学,在著名岩石组构学家B.桑德尔(Sander)指导下攻读岩组学。1940年,他获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随即到德国莱比锡大学任研究员,从事X射线结晶学的研究,同年6月返国。
国内辗转任教与研究:回国后,何作霖在上海前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工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镭学研究所关闭,他潜回北平,闭门写作。1943年,他在北京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任地质学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日伪时期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整编为北平临时大学,他任地质系系主任。
筹建山东大学地矿系:1946年,经李四光推荐,何作霖到山东大学(在青岛)筹建地矿系,任系主任、教授,并参加“世界科学社”,任该社《科学时报》的特约编辑。在山东大学期间,他崇尚学术,注重人才培养,使地矿系形成了良好的系风、学风、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1949年7月,他亲自率师生对淄博—莱芜—泰安一线实地勘察,在莱芜发现了9条铁矿脉和一个大型煤矿。1950年,他又带领师生对莱阳盆地进行地质调查,发现了恐龙及恐龙蛋化石。
回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52年,何作霖应李四光的邀请回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任特级研究员、矿物室主任,并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5年,他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中国科学院与苏联科学院组成联合考察队,研究白云鄂博矿的物质组成,何作霖被任命为中方队长,在他的领导下,最终查明白云鄂博矿山不仅是大型铁矿,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其矿物组成超过150种。

晚年工作与成就
- 在晚年,何作霖依然坚持科研工作,他设计变温盒,利用弗氏旋转台进行矿物折光率的双变法测定,并继续进行X光岩组学研究。
- 他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严格要求手下青年人,制定出青年人基本功训练条例,为中国地质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 1967年11月15日早晨,何作霖突然剧烈咳血,经抢救无效,于16日夜晚去世,享年67岁。

学术著作与贡献
学术著作:何作霖一生撰写了多部重要的学术著作,如《湖北阳新大冶一带火成岩之分类》《岩石制片术》《结晶体构造学》《赤平极射投影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X射线岩石组构分析》等,这些著作对中国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学科发展: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著作不仅为中国矿物学、岩石学和岩组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专业人才,他的学术贡献和科学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地质学的历史长河中。 


上一篇:王恒升下一篇:刘秉彦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好战士”荣誉称号
原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
原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云南省委原第一书记、原昆明军区第一政委
澳大利亚政治家
澳大利亚第17任总理、澳大利亚自由党政治家
清朝末代皇帝,近现代政治人物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清末秀才。法学家
赌王何鸿燊女儿
澳门赌王、慈善家
赌王何鸿燊女儿
赌王何鸿燊儿子
中国国家跳水队队员
明朝官员
美的集团创始人
原吉林省委书记
赌王何鸿燊女儿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赌王何鸿燊与梁安琪的长子
原福州军区顾问,解放军少将
革命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
澳大利亚政治家
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红岩双枪老太婆的原型
民国时期杰出女性
原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长
革命烈士赵一曼丈夫
抗日英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