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张掖

公元1895年-1974年

张掖公元1895年-1974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张掖(1895~1974),原名张友敏,字逊之,祖籍茶阳镇左弼村。他出身贫穷佃农家庭,童年在左弼村读小学。民国元年(1912)转到县城小学就读,时值“讨袁 ”运动,他在学校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8年“五四运动”期间,在汕头省立潮州中学校(后为金山中学)读书,参加-运动;民国9年中学毕业后,考取了留法公费生赴法国留学,接触了徐特立等中共人士。民国17年,他在巴黎大学市政研究所毕业,次年回国后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训处任上校秘书等职。民国21年1月,第一军调到江西“剿共”,他随即离开该部南下广州,于2月出任中山大学出版部主任,10月被聘为法文教授。

民国27~28年,张掖受中山大学校长邹鲁的委托,负责迁校工作,把中大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等物资,从广州辗转经粤西、广西、越南,最后搬到云南省澄江,使之避免落入日军之手。民国34年11月回广州,继续在中山大学任教。

民国35年,张掖因不满当局的内战政策,被视为“反蒋分子”而被清除出中山大学。民国37年,出任广东省参议会参议员,由于直言抨击腐败官员和当局的反动政策,被视为“-”。

民国38年7月22日,国民党当局以“背叛-”之罪名将张掖从参议会除名,并密令通缉他。幸有知情朋友告知,他星夜只身离开广州到达香港,躲过一劫。9月,在香港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1949年11月2日,从香港返回广州,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建设工作。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他担任中山大学西语系(后改为外语系)教授,从事法语教学和科研工作,著有《法兰西文法大全》和《高等法语语法》等教材。通过教学工作,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法语翻译和驻外人才,也为中法建交和经济交流作出了贡献。

1964年,张掖将珍藏的孙中山手稿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1970年又将珍藏的《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四史》、《昭明文选》等13箱古籍图书捐献给中山大学图书馆。

1974年7月,张掖病逝于广州,享年79岁。

  同年(公元1895年)出生的名人:罗柏麓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张思明下一篇:张志濂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航空工业学校原党委书记
西汉开国智囊
战国谋略大师,连横破局者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清末浙江湖州南浔镇巨商
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
革命烈士
公元1896年-1957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21年-1986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08年-1995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16年-1996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08年-1953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明公元1514年-1582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19年-2018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896年-1950年,茶阳镇太宁村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19年-1999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00年-1931年,革命烈士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11年-1935年,革命烈士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大埔县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