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房延凌

公元1903年-1972年

房延凌公元1903年-1972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房延凌(1903~1972),又名苑林,延龄,化名达人,祖籍银江镇坑口村玉尺坑。民国6年(1917),他前往印尼。民国13年,他获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赞助,回国赴上海就读复旦大学附中;毕业后考入上海政法大学,后转入上海大学。民国14年,他秘密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期间,他是上海市虹口区指挥成员之一,常与周恩来、瞿秋白、陆定一、潘汉年等接触。民国16年,延凌被捕,后经组织营救获释。“八一”南昌起义受挫后,他再次到印尼与其父一起经营铁床铺生意。

民国17年,延凌迁至万隆,仍经营铁床铺兼营洗衣店,与一起到印尼的中共党员李德奇等在巴城秘密成立“中共荷属东印度支部”。抗日战争前,他联合万隆客家同乡发起成立“华侨公会”,为社区社会教育、福利公益事业服务。他创办的图书馆藏书量居万隆侨团之冠。抗日战争期间,他与巴城名医、养生院创办人柯金寿一起开展募捐活动,把募集到的款项通过设在香港的中共华南分局转去延安。民国35年,他当选为万隆“华侨公会”第一届主席。他热心公益福利事业,组成以侨生为主会员的“新明会”,创办新明学校、中华孤儿院和中华医院。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华南分局指示要万隆的延凌想办法弄一笔款接济何香凝、李济深、蔡廷锴、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茅盾等滞留在香港的民主人士。他按指示通过万隆、香港地下钱庄,把接济款转至中共华南分局负责人廖承志手中,接济民主人士(从民国36~38年民主人士离港赴北京参加政协会议为止)。

民国38年,万隆改选“中华总会”,延凌当选为总会主席。1955年,万隆召开亚非会议时,他和中华总会的侨领们亲自参与周恩来在万隆期间食住行的安全保卫服务工作。50年代,他多次利用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和全国侨联会议之机,返乡为家乡中学捐款,发动华侨捐款支持农业生产。1960年8月,因他7位儿女都已回北京求学,经大使黄镇同意,他回北京定居,加入致公党并任中央委员。他历任北京市侨联、政协委员。

1972年11月,房延凌因病逝世,享年69岁。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余乃文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房伯群下一篇:房晓文
甘肃白银靖远县人物
灵丘
山西大同市灵丘人物
明公元1555年-1636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河北邢台市清河县人物
河北邢台市清河县人物
河北邢台市清河县人物
公元1923年-2008年
河北保定市定兴县人物
通州区
北京市通州区人物
公元1879年-1948年
甘肃兰州西固区人物
公元1949年-1976年,革命烈士
广西自治区柳州融安县人物
公元1903年-1981年
福建省福州市人物
明公元1514年-1582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19年-2018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896年-1950年,茶阳镇太宁村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19年-1999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00年-1931年,革命烈士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大埔县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大埔县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19年-2003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21年-2006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大埔县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大埔县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公元1916年-2011年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