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廖山涛

公元1920年-199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廖山涛公元1920年-199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衡阳市衡山县人物

廖山涛(1920.1.4—1997.6.6)

湖南衡山人。著名数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38年在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学习,1942年毕业。后曾在滇池之滨西山华亭内苦读拓扑学。1946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数学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50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数学系学习,在陈省身教授的指导下下完成了博士论文《纤维丛的第二阻碍类》,获得博士学位。1952—1955年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和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在这段日子内,他把全部精力投入了拓扑学研究。1956年他放弃了著名数学大师N.E.斯廷罗德(steenrod)在科研上为他安排的工作良机,毅然回到了祖国,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直至逝世。

廖山涛教授的研究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1960年以前)从事代数拓扑学的研究;1961年开始他从代数拓扑学领域转向刚刚兴起的微分动力系统领域,是这一领域的少数几个先驱者之一。他相继提出“典范方程组”和“阻碍集”两个基本概念,并以此为核心,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体系, 他对微分动力系统的贡献,不只是具体的结果,尤其是他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其内容宽广而深刻,包含着许多创造性的数学思想,为微分动力系统这一学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6年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首次颁发的数学奖,并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5年荣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廖山涛教授主张数学研究要放眼世界数学的主流,要学习别人的经验,但要摆脱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十分强调科学工作者必须要有首创精神开拓精神,要有严谨的学风,应具有献身精神,一旦选定自己的目标,就要为之奋斗。他的一生体现了这种精神。逝世的前一天晚上,仍在研究数学问题,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在数学教学园地辛勤工作数十载,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深厚数学基础、并具有创造才华的学生,已在廖山涛教授所开创的动力系统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主要著作有:《纤维丛理论及应用中几个问题》、《同伦论基础》(合著)、《微分动力系统的定性理论》、《Qualitative Theory of Differentiable Dynamical Systems 》等。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林秉南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刘大响下一篇:赵淳生
革命烈士
五代宋初堪舆家
明朝开国功臣
数学和逻辑学统计学专家
长征女红军
开国大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围棋职业棋手
原重庆市委书记
承续风水脉络的杰出人物
重庆市渝北区委副书记
2016中超联赛广州恒大队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公元1920年-199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衡阳市衡山县人物
五代十国
湖南衡阳市衡山县人物
清公元1828年-1885年
湖南衡阳市衡山县人物
公元1933年-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衡阳市衡山县人物
衡山县
湖南衡阳市衡山县人物
公元1922年-1994年
湖南衡阳市衡山县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湖南衡阳市衡山县人物
衡山县
湖南衡阳市衡山县人物
公元1900年-2000年
湖南衡阳市衡山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