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赞元

中国革命家
张赞元
张赞元[公元1883年-1939年] 宁夏自治区 > 银川灵武市人物
张赞元(1883—1939),甘肃宁夏人,早年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中国同盟会会员在大雁塔召开会议,决定重阳节祭扫民族祖先轩辕黄帝陵墓,公推张赞元撰写祭墓文启。辛亥革命前夕负责陕西中同盟会西安地区工作,致力于壮大中国同盟会组织,掌握新军、会党工作。联络组织新军于1911年10月22日在西安举义,打响了北方反清第一枪。洪宪改元与井勿幕等组织讨袁军反对复辟帝制。1919年在三原,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秘书。1920年任陕西靖国军总指挥署秘书长。1931年被任命为中华民国陕西省政府委员,兼任陕西通志馆《续修陕西通志稿》监修。1932年被国民革命军驻榆陆军第八十六师聘为参议。1933年再次被任命为陕西省政府委员。1937年4月被委任为陕西省政府参议。1939年9月15日在西安病逝,终年56岁。
张赞元(1883 - 1939),字翊初,甘肃宁夏府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人,是清末山西巡抚张煦幼子。幼年丧父的他,在寡母抚育与亲友支持下成长,后客居长安并定居于此。

张赞元早年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法政大学攻读法律专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受革命浪潮影响,1906年秋,他加入同盟会陕西分会。同年冬,与井勿幕筹组同盟会陕甘支部,负责支部事务,从此踏上反封建专制的革命道路。1907年重阳节,他与郭希仁执笔撰写同盟会祭黄帝陵文,组织多省同盟会会员密祭黄陵,文中“誓共驱除鞑虏,光复故物,扫除专制政权,建立共和国体”等誓言,展现革命决心,激励众多志士。

1908年,张赞元参与创办《夏声》杂志,作为主要撰稿人,该杂志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揭露清政府罪行,推动陕西民主革命进程。1909 - 1911年,他积极参与革命筹备,在西安等地联络同志,扩大同盟会组织,掌握新军力量。1911年武昌起义后,10月22日,他参与并负责西安起义工作,助力新军与哥老会打响北方反清第一枪。

中华民国成立后,张赞元生性耿介,看淡仕途,选择退居读书。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与井勿幕组织讨袁军。此后,他先后担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秘书、总指挥署秘书长,协助于右任、胡景翼发展渭北;受井岳秀邀请任陕北镇守使署参议,处理内政外联事务;被杨虎城器重,担任《续修陕西通志稿》监修,完成通志编纂;还历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参议等职,协助多位省主席处理政务。“西安事变”时,他力促和平解决以共同抗日。

张赞元一生侠义慷慨,常以家财支持革命,资助同志,自身却生活简朴。文学上,他工于文章,祭黄帝陵文等作品影响深远;书法方面,受家庭熏陶,擅长汉隶,留下诸多题签佳作。1939年,因积劳成疾,张赞元在西安病逝,享年57岁,葬于西安南郊凤栖原其父墓旁。他与井勿幕、于右任等众多志士结下深厚情谊,其为辛亥革命及民主共和事业、陕西地方建设发展所做的贡献,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篇:查舜下一篇:魏耀华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晚清明将
原湖南省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国务院副总理
原重庆市委书记
抗日英烈
抗日救国的英勇先驱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原中华民国铁道部次长,汪精卫秘书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第10任澳大利亚总理
清藏书家、学者
四大名旦之一
抗日英烈
中国革命家
澳大利亚政治家
海军抗日名将
杰出工人运动领袖
民国十大军阀
原广东省政府主席
中国革命家
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科学治沙的探路人
研究生学历
清末时期的重要将领
中国革命家
教研室主任,后晋升为教授
战斗英雄、烈士
清朝大臣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