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明朝嘉靖五年(1526)进士,历官工部、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广西按察司副使。嘉靖三十一年(1552)擢山东左布政使,三年后致仕,流寓于江苏太仓。为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南曲)始祖。
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
昆曲鼻祖魏良辅:水磨腔的缔造者与戏曲革新家
魏良辅,字师召,号尚泉,晚年号上泉、玉峰,是明代极具影响力的戏曲音乐家,其对中国戏曲发展的贡献堪称里程碑式,被后世尊称为“昆曲鼻祖”。
魏良辅自幼痴迷音律,尽管十二岁便考取秀才,却无心仕途科举,一心沉浸于音乐艺术之中。早年,他专注研习北曲,不仅自学成才,还曾前往南京拜师学艺,在北曲演唱领域造诣颇深,进京献艺时甚至一度难逢敌手。然而,在一次曲坛盛会上,他与北曲名家王友山同台竞技,却意外落败。此次挫折犹如当头棒喝,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在北曲领域难以超越北方艺人。于是,他毅然将艺术探索的方向转向南曲。
彼时,魏良辅的家乡盛行弋阳腔,但他却对其颇为厌弃。为了寻求更优质的艺术创作环境,在嘉靖年间(1522 - 1565年),他离开家乡,来到了南戏北曲活动极为活跃的太仓,并定居于南码头(现太仓市南郊镇)。在太仓当地驻军中,不乏精通音律之人,魏良辅常常与他们探讨技艺、钻研乐理。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南曲专家、太仓卫百户过云适,自此常向其虚心求教,每一次创作新曲,都务必得到过云适的认可才肯罢休。同时,他还结识了来自安徽寿州(今寿县)、擅长弦索与北曲的戏剧家张野塘。当时张野塘正在军中服役,面对魏良辅的诚挚请教,欣然应允,二人志同道合,结为莫逆之交,后来魏良辅更是将女儿许配给了张野塘。
在过云适、张野塘等众多友人的协助下,魏良辅开启了对南曲的深度改革。他广泛吸收当时流行的海盐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特色,同时融合南北曲之精华,对流传于太仓昆山一带的戏曲唱腔进行全面加工整理。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唱腔——“水磨腔”。这种唱腔突破了以往南曲平直单调的局限,要求“启口轻圆、收音纯细”,注重“转喉押调”“字正腔圆”,以细腻婉转的风格,将“曲情理趣”展现得淋漓尽致,宛如苏州工匠精心研磨红木家具般精致入微。
在改革唱腔的同时,魏良辅还对伴奏乐器进行大胆创新。以往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为增强昆腔演唱的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多种乐器巧妙组合,打造出更为丰富、立体的伴奏体系,为昆腔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魏良辅的努力使昆腔迅速崛起,以清唱形式呈现的水磨腔,在无大锣大鼓的烘托下,依然能展现出清丽悠远、婉转优美的旋律。昆腔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不仅在民间迅速流传,还被士大夫引入京城,成为宫中大戏,赢得了“官腔”的美誉,形成了“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繁荣局面,一跃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声腔。魏良辅也因此声名远扬,被尊称为“国工”“曲圣”以及昆腔(南曲)“鼻祖” 。
魏良辅晚年,将毕生的戏曲创作与演唱经验整理成书,著有《曲律》(又名《南词引正》)。这部著作系统阐述了昆曲在字、腔、板、眼等方面的演唱技巧,深入探讨了南北曲唱法的差异,成为研究昆曲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理论文献。
在改革南曲的过程中,魏良辅全身心投入,其专注与执着令人惊叹。据福建莆田人余澹心在《寄畅园闻歌记》中记载:“良辅初习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镂心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当是时,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良辅转喉神调,度为新声。”自结识张野塘后,魏良辅便一心扑在昆腔创作上,与张野塘及善洞箫的苏州张梅谷、善笛子的昆山谢林泉等人,组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艺术团体。他们相互切磋、共同钻研,还培养出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优秀歌手。魏良辅的弟子梁溪人、潘荆南等人也积极传播昆腔,在当地掀起了昆腔热潮,甚至出现了“无锡莫开口,谓能歌者众也”的谚语。
然而,在魏良辅的昆腔改革大获成功、声名远扬之后,他却突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其晚年经历与逝世情况至今成谜。据《九宫正始》编辑之一钮少雅记载:“弱冠时,闻娄东有魏良辅者,厌鄙海盐、四平等腔而自制新声。腔用水磨,拍捱冷板,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闻之悲泣,雅称当代。余特往谒之,何期良辅已故矣!”通过时间推算,魏良辅大约活到八十余岁,逝世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左右,但关于他晚年的生活细节与离世情形,却并无确切史料记载。
魏良辅所创立的昆曲,堪称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它继承了宋元以来的戏曲文化遗产,构建起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对京剧、川剧、湘剧、晋剧等众多剧种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昆曲艺术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是对魏良辅等先辈艺术家卓越贡献的深切致敬 。2004年6月28日,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为纪念魏良辅,江苏太仓双凤少年邮局启用纪念邮戳,以“立昆之宗魏良辅”为纪念文字,生动再现了魏良辅与张野塘共同演唱昆曲的场景,彰显了他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不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