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莘耕[公元1910年-1934年,革命烈士] 湖南岳阳市平江县人物 彭莘耕,字以乐,号野农,1910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墩乡邹家村。他在7个兄妹中排行第二,家庭为农民家庭。 彭莘耕小时读过私塾,稍长后爱上练武,在祖父的悉心调教下,武艺进步很快。1926年秋,16岁的彭莘耕积极要求参加农民协会。由于他有武功,在揪斗土豪的斗争中表现突出,成为一把好手。他曾豪言:“哪个土豪敢动我,我叫这个家伙竖着进来,横着出去。”他勇斗李姓大土豪,为群众出了怨气,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称赞。 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白色恐怖笼罩平江,彭莘耕毅然参加了平江县三墩游击队,从此踏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他在游击队中表现勇敢,积极参与各种战斗,不断积累战斗经验。 1930年5月,彭莘耕率游击队参加了红五军,并跟随部队参加了攻打平江、长沙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他作战勇猛,表现十分突出,不久后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彭莘耕调到红十六军七师,先后担任排长、连长。12月,在土龙铺地区抢占石牛寨制高点的作战中,彭莘耕战功显著,受到了军首长的通令表扬。 1931年4月,彭莘耕参加了万载潭埠战斗。在此次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重创朱耀华师,他个人更是缴枪最多,因表现出色被提升为营长。此后,他又在铜鼓的丰田和排埠等地连续多次作战,每次都能大量歼敌。他的英勇表现让他成为全师有名的战斗英雄,也打出了红军的威风。 1933年8月,彭莘耕被任命为红十六师第四十七团政治委员。他不仅在军事指挥上有出色的能力,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也同样表现优秀。1934年春,湘鄂赣省委驻地万载县小源不幸失守,红十六师严重受挫,部队战斗力大减,官兵之间开始出现相互埋怨等消极情绪。彭莘耕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深知官兵团结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于是,他不辞劳苦地深入到所属干部、战士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了军心,为部队后续的作战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不幸的是,1934年4月,彭莘耕因父亲病危,请假回家探望。由于日夜兼程赶路,十分疲乏,在行至离家尚有几十里的和众地区时,他便寄宿在地下党员童胜国家。但没想到,他的行止被当地“挨户团”侦悉。半夜时分,十几名“挨户团”团丁悄悄地包围了童家,随后破门而入。彭莘耕刚从睡梦中惊醒,就被刺刀戳穿手掌及胛骨,并且被穿上铁丝。他虽然浑身是血,但仍毫不畏惧地怒骂敌人,并用脚朝身前的一个团丁踢去。在混战中,彭莘耕最终被团丁乱刀砍死,年仅24岁。 彭莘耕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子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人们铭记和敬仰。他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勇敢和机智,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都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人不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