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杨森

开国少将

杨森

杨森[公元1916年-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像 河南信阳市固始人物
开国少将、北京卫戍区原副司令
杨森(1916年-2004年),河南固始武庙集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杨森(1916—2004),原名杨宗楷,河南信阳市固始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他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新中国建设时期,在军事指挥、部队建设等领域贡献卓著,其生平事迹如下:


### 一、少年立志,投身土地革命洪流
1916年,杨森出生于固始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的豫南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苛捐杂税与地主压迫让底层百姓苦难深重。杨森自幼目睹社会不公,心中早早埋下反抗的种子。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红军队伍深入固始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4岁的杨森受到革命思想感召,毅然加入当地少先队,参与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红小鬼”。

1931年,杨森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时期,他从红四方面军第25军战士做起,凭借机敏果敢的作风,逐步晋升为班长、排长、连指导员。他先后参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在霍邱保卫战、苏家埠战役等战斗中,多次带领突击队突破敌人防线,因作战勇猛获“少年虎将”称号。

1934年,红25军开始长征,杨森时任75师225团连指导员。长征途中,他率部参与独树镇、庾家河等恶战,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身先士卒突破敌人封锁线,多次负伤仍坚持指挥。抵达陕北后,他进入红军大学学习,系统提升军事理论素养,后任红15军团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参与直罗镇战役,为巩固陕甘革命根据地贡献力量。


### 二、抗日烽火,敌后战场显智勇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森随八路军115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历任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等职。1938年,他参与平型关大捷,率部在老爷庙侧翼阻击日军援兵,以白刃战击溃敌一个中队,为战役胜利扫清障碍。战后,他奉命随部队转战晋察冀边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40年,杨森调任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参与百团大战。在破袭正太铁路的战斗中,他不仅负责政治动员,更亲率一支小分队夜袭日军据点,炸毁铁路桥梁3座,缴获机枪2挺,被军区通报表扬。面对日军“扫荡”,他创造性地组织“地道战+麻雀战”,带领群众挖地道10余公里,在1942年五一反“扫荡”中,以伤亡50人的代价歼敌300余人,被誉为“冀中抗日模范指挥员”。

1943年,杨森任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副政委,参与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工作。他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一年内组建3支地方游击队,收复被日军侵占的5个县,使根据地面积扩大两倍。1945年,他率部参与大反攻,攻克聊城、德州等城镇,歼灭日伪军8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


### 三、解放征程,南征北战建奇功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杨森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4旅政委,随刘邓大军发起陇海战役。在围攻曹县的战斗中,他采用“围点打援”战术,先以一个团佯攻县城,诱敌援军进入预设伏击圈,一举歼灭国民党军第119旅,俘虏旅长刘广信,受到野战军总部通令嘉奖。

1947年,杨森随部千里跃进大别山,任鄂豫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他带领部队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半年内粉碎国民党军3次“清剿”,歼敌1.2万余人,巩固了大别山战略支点。1948年,他调任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33旅旅长,参与淮海战役。在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中,他率部坚守小王庄阵地,顶住敌军12次反扑,血战3昼夜未让阵地失守,为最终歼灭黄维兵团赢得关键时间。

1949年,杨森任第二野战军第17军51师师长,率部参加渡江战役。4月21日,他亲率突击营乘木船强渡长江,在铜陵登陆后,连续追击溃敌120公里,俘虏国民党军第88军军长刘嘉树。随后,他进军大西南,参与成都战役,率部解放遵义、毕节等城市,歼灭胡宗南部主力2万余人。


### 四、建国之后,治军戍边献忠诚
新中国成立后,杨森并未停歇,先后担任贵州军区铜仁军分区司令员、第16军副军长等职,负责剿匪和边防建设。1950年,贵州黔东南地区匪患严重,他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策略,率部剿灭匪首潘壮飞部2万余人,收缴枪支1.5万支,使当地社会秩序迅速稳定。

1952年,杨森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系统钻研现代军事指挥理论,毕业后任第64军军长。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同年,他率部赴朝鲜参战,任志愿军第64军军长,参与秋季防御作战。在马良山战斗中,他指挥部队采用“梯次防御+夜间反击”战术,击退美军第25师17次进攻,歼敌3000余人,创造了阵地防御战的典范。

1958年回国后,杨森历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致力于部队现代化建设。他主持制定《军区战备工作细则》,推动全军首个电子对抗训练基地建设,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1964年,他组织军区部队参与全军大比武,所属单位获12项冠军,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文革”期间,杨森遭到冲击,但始终坚持原则,保护了一批老干部。1975年恢复工作后,任北京军区顾问,致力于整理军史资料,撰写《冀中抗日游击战争经验总结》等著作,为军事研究留下珍贵遗产。


### 五、晚节弥坚,一生戎马映初心
1981年,杨森离休后仍关心国防建设,多次到部队和院校作传统报告,讲述革命经历。他生活简朴,将节省的工资资助家乡固始县修建希望小学,设立“杨森奖学金”,帮助贫困学生。1998年抗洪救灾中,他虽年逾八旬,仍捐款10万元支援灾区。

2004年9月20日,杨森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临终前,他留下遗嘱:“骨灰撒回固始县,与牺牲的战友相伴。”他的一生,从豫南少年到开国少将,始终坚守革命初心,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展现出军人的担当与智勇。正如其悼词所写:“杨森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将永远激励后人。”

杨森的生平,是中国革命军人成长的缩影,他用一生践行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其事迹被收录于《固始县志》《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名录》等典籍,成为家乡固始乃至全国人民缅怀的革命先辈。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7 15:08
上一篇:扶廷修下一篇:游正刚
中国哲学史家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原中央委员会委员
王何鸿燊原配夫人
原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
十二届中央委员
长征女红军
佛冈县人物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开国大校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个人政治生涯亦以被开除党籍、晚年病逝告终
原贵州省革委会主任
开国少将
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
浙江省委原书记
江苏铜山革命烈士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辛亥革命元勋
湖南省委原书记
原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唐代风水大师
蓝光地产集团原董事长
开国大校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国务院原副总理
肃宁县人物
民国陆军中将
江苏籍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
原福州军区顾问,解放军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