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野夫[公元1916年-1969年] 河南焦作市博爱人物 冯野夫,柏山乡水运村人。幼年在本村上小学,16岁起在家务农。1938年,日军占领博爱后,经同学介绍,到山西陵川县华北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太行南区政治部-科任干事,在此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部队开赴冀南平原作战,冯在留守处任政治指导员。后患严重神经衰弱症住院,治疗无效,经组织决定,返家修养,从此与组织失掉联系。 1943年,太南办事处敌军科白任(原名王斌)找到冯野夫,接上组织关系,被派往县城做敌伪工作。经地下工作人员冯光中(日本便衣队长)介绍,安置在城内中国旅社工作。因被敌人发现,转移到河北省亭县商会当书记员。1944年重返博爱,任县警备队上士文书,继续做地下工作,并在瓦解敌军、搜集敌军情报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45年8月博爱县解放后,冯野夫任一区公所秘书。1946年,调专署学习。回县后,分配作教育工作,历任界沟第三完小、下水磨第二完小、阳庙高小、城内第二完小校长。1957年任第三中学校长,同年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冯在从事教育工作中。深受广大师生的拥护。1957年反右斗争中被定为“ ”、“-”。平反后不久病故,终年53岁。 冯野夫是河南焦作市博爱县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诸多坎坷,为革命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投身革命,抗击日寇 冯野夫于1916年出生在博爱县柏山乡水运村,原名冯文德,是水运村冯家第十世。他出身普通,却勤奋好学,接受过一定的教育,这为他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基础。 1938年,日寇侵占博爱,山河破碎,百姓蒙难。在国家危亡之际,冯野夫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经同学介绍,前往山西陵川华北军政干部培训班学习。在培训班中,他刻苦学习军事知识和革命理论,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日寇、实现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学习结束后,他被分配到太行南区政治部民运科任干事,并在此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踏上了革命道路。 此后,冯野夫随左权部队在山西一带开展游击战。他作战勇敢,手持双枪,枪法极准,常常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在当地留下了许多英勇杀敌的事迹,成为了让百姓敬仰的抗日英雄。 历经波折,坚守信仰 1940年,八路军主力开赴冀南,冯野夫因患病担任留守处政治指导员。然而,由于病情日益严重,他不得不回家乡博爱县水运村休养,也因此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和革命使命,时刻关注着抗日局势,期待着能再次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1943年,县城五街人王斌到太行八分区敌工站工作,得知冯野夫的情况后,积极寻找他,最终成功接上了关系。在地下工作者、日伪便衣队队长冯光中的帮助下,冯野夫得以到县城中国旅社工作,任务是搜集日伪情报。他深知这份工作的危险性,但依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凭借着机智和勇敢,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开展工作,为党组织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 一次,冯野夫带人张贴抗日传单,不幸被鬼子巡逻队发现。关键时刻,他冷静应对,凭借着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和丰富的战斗经验,成功摆脱了敌人的追捕,安全撤退。此后,他被安排到河北乐亭县商会任书记员,继续以隐蔽的身份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 潜伏敌营,智取情报 1944年,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冯野夫重返博爱,潜伏在日伪警备队担任文书。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他身处敌人内部,时刻面临着被识破的风险,但他毫不畏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巧妙地周旋于敌人之间。 在日伪警备队期间,冯野夫利用职务之便,深入了解敌人的军事部署、行动计划等重要情报,并及时传递给党组织。他小心谨慎,每次传递情报都经过精心策划,确保不被敌人察觉。他的情报为我军打击日伪军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博爱地区的抗日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投身教育,奉献余热 1945年8月,博爱解放,冯野夫迎来了新的人生阶段。他先是担任一区秘书,积极参与地方政权建设,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生活贡献力量。之后,他被调往新乡专署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 学习结束后,冯野夫开始投身教育事业,先后担任界沟、下水磨、阳庙、县城二完小等学校的校长。他深知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中。他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优秀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学识,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他的努力下,所任职的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957年,冯野夫担任三中校长,并在这一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深感责任重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推动学校的发展。然而,同年他却被打成右派,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因此而消极对待工作。 平反昭雪,后世缅怀 1963年,冯野夫被摘帽,但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在之后的岁月里,他依然默默承受着压力,坚守在教育岗位上,继续为培养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1969年,冯野夫因病去世,终年53岁。 直到1978年11月1日,博爱县在苏家作中学召开了冯野夫昭雪追悼大会。此次大会规模隆重,由他生前的同事张登科、王观亭主持,教育局领导、同事、全校师生以及社会群众纷纷前来参加,共同缅怀这位为革命和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优秀人物。冯野夫的冤案得到平反,他的功绩也得到了认可和彰显,他的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国家建设和发展事业中。 冯野夫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勇敢地投身抗日斗争,不畏艰险,机智勇敢;在和平时期,他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博爱县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