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于影波[公元1912年-1969年] 河北廊坊市固安人物 
于影波:丹心照固安 清风传千秋
于影波(1912 - 1969),河北省定州市四合庄人。早年以教书育人为业,在三尺讲台上传递知识与希望。1938年,在民族危亡与时代变革的浪潮中,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为人民谋幸福、为地方谋发展的奋斗征程。

1939年后,于影波辗转多地任职,先后在定县、高阳担任区助理员、区秘书、区长、县教育科长、县政府秘书,后又成为保定专署办公室研究员。1952年9月,他调任固安县副县长,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与务实作风,在同年10月召开的固安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二届三次会议上,高票当选为县长。此后,他连选连任,深受百姓信赖,并在1961年8月至1962年3月、1964年10月至1965年7月两度代理中共固安县委书记,扛起地方发展的重任。然而,1967年初,在特殊历史时期,他遭到“造反派”夺权,人生轨迹被迫改变 。

在固安任职的岁月里,于影波以卓越的领导才能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多个领域开创了发展新局面。治安方面,他全力支持县公安局长马振声及干警工作。1954年初,在他的统筹指挥下,成功剿灭以韩玉华为首的惯匪团伙,彻底清除地方治安隐患,让固安及周边百姓得以摆脱匪患威胁,重拾安宁生活。

教育事业上,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经济困难,于影波却始终将教育视为百年大计。他力排众议,积极推动教育发展,到1957年底,实现了小学村村覆盖的目标。此外,除固有的固安中学外,还新增宫村、柳泉、牛驼、马庄四所中学,极大地拓宽了当地学子接受教育的渠道,为培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工业建设中,于影波极具前瞻性眼光。1958年,他主持创建县“通用机械厂”,为固安工业发展注入新活力。1964年,该厂成功试制120型冲击式打井机,不仅满足国内需求,更远销越南等国,让固安工业产品走出国门,展现了地方工业实力。

农业发展进程里,于影波坚持“以工业促农业”的理念。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他带领县政府团队深入调研、周密谋划,亲自抓林子里等五个农业社的经营管理典型,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有力巩固和发展了全县农业合作社。为改变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他多次带队前往石家庄、正定等地学习方田、条田种植及合理密植技术,为农业增产增收筑牢根基。

水利与生态建设方面,于影波同样不遗余力。为固沙保堤,他亲自指挥造林工程,沿永定河大堤建成20余公里防护林带,在小东湖以西打造万亩片林,成功治理北村风沙问题。同时,他要求在县内小河、沟、渠两岸及106国道两侧广泛植树,初步构建起固安的水利林业生态体系。

于影波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更是廉洁奉公的典范。任职十余年间,他几乎从未休过节假日,白天奔波于工作一线,夜晚批阅文件、听取汇报至深夜。即便前往大城市开会,为节省开支,他选择入住小旅店大通铺,在街边小吃店简单就餐。下乡调研时,为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他坚持当日返回,中午就着自带干粮和白开水充饥。1954年水灾后,他深入固安户村察看灾情,连续多日与房东同吃粗糙的豆腐渣饼子,离开时还按市价付清钱粮。1955年,当发现家属从集市购买20公斤白薯后,他立即要求退回,并严肃表示干部不可参与市场套购。1958年夏,在下乡检查白薯插秧时,恰逢阴雨天气,他头戴草帽、赤脚步行逐村察看,晚上就与饲养员同宿同食,始终与百姓同甘共苦。

1968年,于影波被“造反派”送往“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期间,他身患心脏病却得不到有效医治,于1969年4月含冤离世。噩耗传来,固安百姓悲痛万分,自发悼念这位一心为民的好干部。有人悄悄送上挽联“一身正气平生德业标青史,两袖清风永存典范照人寰”,短短二十字,正是对于影波一生最真挚的缅怀与最高的赞誉 。他的奉献精神与清廉品格,永远镌刻在固安的发展史上,成为激励后人前行的精神丰碑。 
上一篇:许飞青下一篇:苑化冰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新桂系”领袖
无产阶级革命家、国务院原副总理
越南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西北军将领
中共首个潜伏在国民党内的高级特工
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
中华民国宪法之父
开国少将
原福德银行副董事长
中国音乐家
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佛山市卫生局原局长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湖南省委原书记
朝鲜建国主要领导人
原重庆市委书记
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党组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内地女演员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
国家一级作家
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男排运动员
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少校军衔
梁启超的第一任夫人
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